它一下子脱去了童话特有的“幻想”色彩,变成干巴巴的文字跳进人的脑海。与其说是寄托作者浪漫想象力的童话,它更像是一篇情不自禁的牢骚。
《演木偶戏的人》①。
主人公是一位演木偶戏的老人,他精于木偶戏的编排和演绎,曾经也梦想能够成为真人剧院的经理。
然而当他经历一次梦境,梦里所有的木偶人都拥有了意识和主见,叫嚷着向他索取,老人在梦中痛苦万分,醒来后便庆幸自己仍是演木偶戏的人。
“我也不希望你们再是有血有肉的了!”②
故事终末,老人就这样享受着自己的木偶戏,成为了“最快乐的人”。
房外响起熟悉的敲门声在这里,只有木偶人管家爱伦会坚持这样敲。
一声,再接两声。
这是绅士们习以为常的礼仪,但在现实中,他们几人只有艾利亚斯会偶尔注意。
“老师,”爱伦的声音果然传来,“孩子们已经开始做作业了,您要去巡视检查吗?”
林逾,答:“我等会儿就去。”
演木偶戏的人,和满屋子的木偶仆从……会是巧合吗?
他试着用通讯器连接陆枚的信号,然而彼端只有滋滋的电流声。
不清楚陆枚的现状,林逾心里乱麻一样,但又想不到他们截至目前有何破绽,只好姑且相信亚当。
那么就参考陆枚的思路,尽快把所有人都送出这里试试看。
“老师,还有一件事,劳烦您开一下门。”
林逾应声打开房门,爱伦弓腰垂首,双手奉上一枚金色的钥匙:“这是对您工作的认可。”
林逾眼皮一跳,接过钥匙。
直觉告诉他,这就是开启储物柜的钥匙,当年老师和孩子们交往的秘密将彻底展现在他眼前。
为什么偏偏在这时候给他钥匙?
难道是因为陆枚顺利逃离了吗?
但是除却放置教材的第一层,剩下的储物柜也不过十二格,如果单枚钥匙就能开启一层四格
陆枚代表的卡拉;
郁郁代表的利斯特拉。
已经很接近了,全部的真相都将大白。
林逾沉吟半晌,谢过爱伦,举步向郁郁的卧室走去。
作业时间的孩子们可以在卧室和亚当的书房之间活动。
他将那颗锡心交给郁郁,就像陆枚带走匕首一样。
亚当的书房里传出低低的交谈声,最后亚当苦笑着接受了那颗锡心,把它丢进剩余四朵白花的花瓶里。
一颗结实的苹果长了出来。
“我很讨厌被人抓住线头,”亚当笑着对郁郁说,“简直轻轻一扯,就要变成一盘散沙了嘛。”
但倚在门边的林逾分明从他脸上看出几分无奈。
规则拘束着他们,也同样拘束着亚当。
他以类似的姿态送走过家人,也送走过数不清的考生,日复一日的离别终将使他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