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这个办法也就是裴清说出来的其中一种,剩下的办法还有很多呢,说不定还能用在别处。
抱着这个想法,邓元又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还真就被他发现了其他地方的用处,赶紧记录了下来。
这一天,邓元都是拿着笔不断地记录,时不时兴奋地笑上几声,听到门外的下属有些不明所以,同时感觉后背凉凉。
因为担心邓元的精神状态,户部的官员没有什么重要的事都不敢来找邓元了,哪怕是有事找过来的,也只是小心地说完事,得到回复后就赶紧离开,不敢耽搁一下。
只是注意到邓元说完话就执笔继续书写,进来的下属都有些好奇,想知道邓元到底是在写些什么,才会如此入神,还笑得那么的渗人。
只是好奇归好奇,进来的下属没有一个有胆子去偷看一眼,毕竟不怎么重要的东西他们偷看到了没有什么,可这官署当中很多时候,有些东西不该你看的就不要乱看,不然看了不该看的内容就有危险了。
若是放在平时,邓元肯定是会发现下属的不对劲,但是他此时完全沉浸在裴清给出的那些防贪方法中,写得不亦乐乎,哪里会注意到下属的情况,就算偶尔发现了不对劲,邓元的注意力也不在他们身上,自然也没有深思下去。
等到一切都写好了,邓元发现外面天都黑了,六部的官员都走得差不多了,唯独户部的人还一直留在官署没有动。
原因无他,顶头上司都没有走,你们就走,没有谁会这么没眼色。
邓元哪里会不懂他们的心思,催促着他们干完了活就赶紧走,别留在官署里,然后才拿起自己刚刚写的内容重新看了起来。
邓元刚刚完全是沉浸式办公,写得起劲,只想着写好,却没有想过这些方法真实行下去会如何,现在回过神来仔细一看,越看,邓元的神情就越发的微妙起来。
邓元清楚,裴清说这些的时候应该是没有想要套用到朝廷上来的,毕竟这些方法中不少都是他根据朝堂的实际情况改写了的,哪怕是让裴清看到,或许都只会感觉这些方法有些相似,而不会想到是他之前说的那些办法。
可邓元总是忍不住就想到裴清之前偷摸着和皇帝说了些什么,然后就让朝堂一阵动荡,这和现在的情况何其相似。
裴清和自己说了些悄悄话,毕竟他说那些的时候,礼部尚书已经走了,屋内只有他和裴清,这也算是一种悄悄话了,然后等他说完离开,自己这一改写,这些方法要是真的在朝堂上实施开的话,绝对又是一阵动荡了。
虽说朝廷如今吏治清明,可邓元相信,绝对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是清清白白的,定然是有人还在贪腐,只是没有被发现,或者有贪腐之心,但是还没有胆子伸手。
可一旦这些方法实施下去,那贪腐的难度就高了一大截了,必然会有人找出各种理由来阻拦的,甚至说这些办法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最后终究还是会有人找出漏洞来。
可是看着手里的文书,邓元又不舍得弃之不用,这些办法是真的有效的,朝廷用上,朝政清明,而落到地方百姓身上,则是让他们少了一层可能遭遇的迫害。
邓元在官署待了好一会,犹豫再三,还是去找了皇帝。
邓元之所以这么急迫,还是担心他过一晚上,心底的这股冲劲消失,或许就不敢上书了。
因为已经有些晚了,皇帝听说邓元过来还有些惊讶,毕竟以往都是他找臣子,很少有臣子晚上来找他的,想到邓元今天的政务,以为对方是来说资助金的事,笑呵呵地接过文书看了起来,却不知道邓元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第149章
皇帝对这份文书一点警惕心也没有,毕竟满朝文武除去裴清之外,也没有人给过他那样的惊喜,皇帝自然没有防备。
看到前面的时候,皇帝还挺高兴,虽然不知道这文书上的建议是裴清想的,还是邓元想的,但是他略微思考,就看出这方法很好,真要实施起来,效果肯定不错。
只是看着看着,皇帝就察觉出一丝不对劲来,这资助金的事有前面这几个办法就够了吧。
皇帝刚刚拿到文书的时候粗略地翻了一下,他记得这后面似乎还写了不少,本来只是以为邓元写得比较详细,所以才写了这么多,可现在看来,似乎不太对劲。
毕竟一个资助金的事,他刚才看过的那几个办法全用上,都有点杀鸡焉用牛刀的味道,何况后面还有这么多内容。
被裴清坑了这么几次,皇帝心里忽然多出了几分不妙的预感,眼角余光看了眼面前的邓元,发现邓元和平时比多了几分沉默,更是让他心底的不妙感扩大了。
莫不是邓元这次也被裴清影响到了?
皇帝看着手中的文书都有些不想再看下去了,只是心底潜藏的一点好奇心让他又很想知道邓元这次到底是写了什么,犹豫再三,还是看了下去。
皇帝越看越认真,刚才的那点调侃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看着看着时不时地倒抽一口凉气,然后忍不住抬头看一眼邓元。
没有看到后面的内容之前,皇帝还觉得这文书起码有裴清一半的功劳,可是看到这后面,皇帝觉得裴清或许是给了点启发,但是方法的具体措施一定是邓元想出来的,其中的行事风格就是邓元一贯的作风,绝对不可能是其他人想的。
更何况这上面关于银钱的监管机制,若是对朝廷款项的拨付了解不深,一般人也写不出这么细致的方法,能如此了解这些事的人也就只是邓元了。
可邓元这一写,若是让真的按照邓元写的这般实施出去,邓元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