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回到古代当咸鱼 观海 3143 字 4个月前

而皇帝这么做的效果也确实不错,邓元混在一群不时被召进殿内的大臣中就一点也不显眼了。

而后见时间拖得差不多了,皇帝这次召裴清过来。

裴清进来的时候还以为是资助金的事好了,然后被皇帝抛出的问题砸了个猝不及防。

见裴清一脸错愕,皇帝没忍住,大笑了起来,颇有种大仇得报的快慰感。

你小子也有今天啊!

裴清看着皇帝夸张的笑容,嘴角微抽,忍住吐槽的欲望,仔细地看起文书来。

听皇帝说完事情的经过,裴清还挺好奇邓元到底是改成什么样了,才会让皇帝如此慎重地对待,而这一看,裴清也是倒抽口凉气,感觉邓元不愧是户部尚书,对于朝廷银钱支取了解格外透彻,才能写出这么有针对性的计划来。

真按照邓元写的这个实施起来,一般的官员想要贪污确实难了不少,至于说受贿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起码朝廷的银子对方想要弄到手是有点麻烦的。

至于说被人记恨,那是实打实的结果,几乎不能避免,而皇帝的主意确实就是比较好处理这事的方法。

一个人扛不住,那就多几个人扛,总是能扛住的。

“你也看完了,给朕出出主意,这事要怎么处理才行。”皇帝也不急了,悠哉地等着裴清开口。

裴清沉思了一会,问道:“陛下,您有什么看中的人选了吗?”

皇帝虽然有些好奇裴清为什么要这么问,还是说出了几个人名来,算是朝廷重臣。

裴清思考片刻就点了点头,道:“陛下若是找这几人,倒是不用担心太多,可这几位大人怕是要被人指指点点了。”

皇帝沉默,他也是清楚这点,才比较犹豫。

“陛下,臣有个主意,或许可以有帮助。”裴清正色道。

皇帝有些惊讶,裴清居然这么快就想出了主意,可也有点好奇这是什么主意,便认真听了起来,而越听,皇帝看向裴清的眼神就越发的微妙,他怎么都想不到裴清还能出这样的主意。

倒也不是这主意不好,只是怎么听怎么有点缺德了。

这计划要是能顺利实施,那其他人或许就找不到可以背锅的对象了,因为他们有一个算一个的,或许都在政策上出了几分力。

裴清的办法比较的简单,那就是政策内卷,先将这些防贪的政策拆分成比较宽松的政策,然后在朝臣间流传开,表示朝廷要管束这个,然后让朝臣开始讨论这个话题,再夸夸那些赞同政策,并且认为政策有漏洞,要再管的严一点的臣子。

只要皇帝掌控得好,就能让整个朝堂都陷入这种内卷的气氛当中,哪怕知道继续这样下去或许会对以后有影响,可气氛到这了,想要停下来也不行。

况且就算有些朝臣能想到以后,可其他人不在乎后来,只在乎今朝,你不跟就被压下去了,你跟还是不跟呢,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也很有压迫感,会让一些朝臣脑子都迷糊了。

皇帝忽然有些庆幸,还好裴清以前没有出过这种主意,不然这也太坑人了些,同时也有些好奇这个计划实施出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只是办法虽好,可皇帝略微算一下,就发现这办法要实施起来难度还是很高的,要如何展开计划,让其他人按照整个计划走,想要做好是真不容易。

可是等皇帝再问裴清的时候,裴清对此就是摇头,表示他也不太清楚,他对朝臣不了解,不知道要怎么引导他们,将政策由松到紧地提出来。

皇帝有些失望,却也明白在这方面裴清确实是不太擅长的,也不再强人所难,决定自己来处理。

不过这事靠他一个人大概还是不行的,皇帝想了想决定还是再把邓元叫来,两人一起好商量一下。

裴清见皇帝陷入思考中,就知道他该走了,只是走之前,裴清想到这一点,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醒了一句。

“陛下,防贪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官员不用伸手,有些人骨子里是贪的,哪怕管束再严格,也只能拦一时,不能拦一世,可有的官员或许就是出于家境窘迫,若是朝廷的俸禄不足,为了生活,一些官员就不得不伸手了。”

裴清可没有忘记,之后的科举大概会带来不少底层出身的官员,这些官员当官的话基本不可能回到家乡,而是要在外安家。

这安家的花费可不少,而朝廷似乎在这方面并没有给什么福利,这还是去了外地的,要是留在京都,对前途来说是不错,可开销也是很可怕的。

住房,饮食,往来人情的,若是朝廷的俸禄不够,这些官员可能就会变成后者了,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是圣人。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官员算是开头几批的科举官员,若是养成了不好的风气,后面想要改好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