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擒道:“我去去就来,先生有事尽可吩咐。”
待韩擒离开,唐青轻声叹息,道:“王爷,何必这般激他?”
萧亭继续提笔,边写边开口:“韩擒秉性刚韧,像块顽石,过去在皇上身边见到他,就像皇上的一道影子。”
“可他看你,唯独对你,如今多了几分强势的固执。”
萧亭素来温厚高洁,少与人针锋相对。
可唐青与韩擒有过一段亲密特殊的交往,而今人在自己身边,他非圣人,作为寻常男子,决计容不得旁人对自己的心上人还存有别的心思。
如若不镇一镇韩擒,只怕都没有与唐青接触的机会。
萧亭叹道:“阿青,别动怒。”
唐青摇头:“没生气,以后……莫要做得太过了。”
两个思想成熟且地位不凡的大男人搞针锋相对这一套,未免太幼稚了些。
萧亭扬眉一笑:“好,听你的。”
又道:“可若韩擒做了触及本王底线的事,本王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往后几日,唐青都在书房与萧亭商议开辟贸易之路的详细内容,他们就拟定的细则进行调整,萧亭还召了地方官员到平城进行议会。
五月下旬,此事定下决策。
月底,有消息传到唐青手上,平城定点贸易的榷场即日开启。
自宣告政策,一个月前就陆续有分布在大邺北境、西北及东北相邻的外族赶来大邺,他们以壮硕的马匹驮运货物到此,也有的还在观望。
这日天晴,唐青着了身冀州特色的春衣,打算去平城的榷场打探实际情况。
韩擒就如一道影子守在四周,见他出门,立刻跟上,目光交错间,不禁怔顿,有些转不开眼。
“……先生,我陪你去。”
眼前的青年,着了象牙色的束腰长袍,身姿如竹,箭袖衬得两臂愈加纤细,脖颈修长,露出光洁细腻的面容。
唐青的乌发全部以乌革冠束起,左肩一侧缠着条雕刻精致的兽骨链,利落修身的冀州服饰,给他添了少有的几分英姿。
这是府中管事前几日送来的,唐青刚到平城不久,萧亭就差人替他定制了几身当地的衣饰,如今衣物做好,他也算跟着入乡随俗。
唐青拍了拍腰侧的钱袋,莞尔道:“既要去榷场走一圈,自然要融入大伙儿。”
萧亭去了军营,唐青便与韩擒前后离府。
涌进平城的外族商队经大邺官方审查并且登记,发放市引后即可进入榷场。
这些商队统一运送马匹,兽皮,牛角,角香等物资,其中马匹占据大多数,由外族官方组织,跟大邺这边的官方对接。
而大邺准备的物资,多以茶叶,织布,铁器手工的物什为主,茶叶占大部分。
当今茶叶和铁绝大部分都还由官方管控售卖,边境外族常年饮食油腻肉类,其地理环境难以生长蔬菜,而大邺茶叶文化遍及各地,人人都有饮茶的习惯,且茶含有各类微量元素,可助消化,是以外境各族对茶叶需求量极大,为日常生活所需。
是以,从过去至今日,两边官方仍以茶马贸易为主,还衍生出以茶治边的政策。
唐青查过往年边贸政策,纵观大邺的历代皇帝,过度着重以边关经济手段制裁外族。
到了先帝时期,更是封锁边贸几近十年,以致北境外族连年爆发多股小型侵掠战,无数驻守在边关军镇的将士,以及百姓被外族残杀,更有许多人被掠至封单庭当了俘虏。
唐青主场开放边贸,一是参照历史,知晓外贸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阻断不了。二则是想缓解调整大邺和外族的关系,在各取所需的关系上,优先占据主导原则。
他一路细思,下马车时险些踩空马凳,胳膊紧了紧,韩擒搀着他,半抱半扶带他下了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