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下的转学办的很顺利,毕竟是一早就打好招呼的。
什林煤矿二中距离小叔家不远,走路顶多也就十分钟,学校大门口就挨着马路——小时候于青每年来煤矿过年,都路经过n次,但这回才是头一回正儿八经的走进去。
矿区到底还是财大气粗,二中的教学楼盖的高大气派,比一中这个全怀姜市的重点高中可是漂亮多了。学籍交接也很顺利——那个据说是爷爷学生的校长没在,是副校长兼高三的年级主任接待的,这位主任姓郝,说话很客气,边寒暄着边打电话叫了人过来。
于青在旁边揣测应该是高三哪个班的班主任,结果果不其然,很快有人推门而入,不过是个年轻人,年轻到于青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猜错了,结果一开口才知道没错,果然是高三二班的班主任。
只是这个班主任真心很年轻,充其量也就24、5岁的的样子,下巴上还冒着青春痘呢,人很瘦,颧骨突出,但一双眼睛很有精神,头发乌黑,冷不丁一瞧还以为是在校的学生。
这两下交接也很简单,估计也是提前就已经打好招呼了,郝主任向小叔介绍说高三二班的这位班主任姓霍,别看年轻,却是一连两年的太仓市优秀教师,往下又说了一通什么校长对此很重视,特意嘱咐了一定要挑最好的班级最好的老师。
小叔自然一叠声的致谢,郝主任又跟霍老师说了一番于青这学生成绩有多么多么优异,霍老师倒是话不多的样子,瞧过一眼于青:“你叫于青是吧?跟我走吧。”
于青抱着书包,朝郝主任鞠了一躬,告别小叔,就这么跟着出了门。
师生两人一路无话,下了办公楼,一路步行去后方的教学楼,一直登上三楼。
于青想,看来人家对自己这种情况的学生早已经见怪不怪了——走到门口挂着“高三二班”牌子的教室门口,新班主任终于转过头来跟于青说了一句:“矿上的学校不比普通中学,学生大都有点骄傲散漫,不过都是同龄人,估计熟悉了也就好了。”
这老师年龄不大,气度却正经颇有点老气横秋,于青忙点头:“嗯,知道了。”
不过,这走进教室才知道,原来这位老气横秋的年轻老师真没说错,但见班里充其量也就三十多号人吧,教室坐的十分富余,其间还空着不少座位。虽说是高三最后一学期了,这学习氛围却明显和一中不大一样——坐在前排的学生态度还像高三生,后面几排的有的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有的则手里翻弄的明显就不是课本。
于青咧咧嘴,她在一中呆惯了,这一中毕竟是重点高中,能考进去的学生底子都不太差,都有一颗考大学的心,倒不是说偷奸耍滑不想学习的木有,但这种人毕竟还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