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志愿

按照石颖的意思,小池700分的成绩,自然首要冲一冲北大清华这种全国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

学校好不说,说将出去当父母的也倍有面子!

然后,再不济,也得报个人大,她已经咨询过了,700分报人大简直十拿九稳!

人大嘿!这可是新中国政治家们的摇篮!

于青旁听了一会,听出来了,石颖很偏向北京的大学,毕竟是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且离本省距离近——就光政治圈子来说,北京和本省虽一个属于华北一个属于华东,但位置毗邻,不论从政治还是经济上,都有点体戚相关的意思。

虽然小池的成绩报上海交大上海复旦中山大学这种位置上偏南的名校,也很有优势,但看样子石颖都没做考量。

于青自己揣测:一是地理位置偏远,和本省的政治经济圈子泾渭分明;二还是远,小池刚做完这么一个实在不算小的手术,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最起码得三个月,这骨头才能初步长好,往下的复健期更得精心。如果隔的太远,她这个当妈的不放心,也不方便多跑动照顾。

不过石颖眉飞色舞说了大半天,小池完全一副提不起兴趣的样子,反倒显的恹恹欲睡很没精神。

石颖体恤儿子,考虑到手术后许是精力不济,嘱咐了两句也就走人了,看那一身振奋的模样,应该是去打听更多更详尽的名校信息了。

石颖人一出门,小池就跟于青招手,于青从自己随身的包包里取出厚厚的一个笔记本靠了过去——嗯,笔记是她刚来省城参加那个招生讲座的时候记的,然后也有跟罗小媛那个教授小姨咨询过一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把全部听到的关于报考高校的信息都一一记录在内,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其实笔记她早就已经快翻烂了,而且顺便还努力回忆了下她上辈子的有用信息。

于青上辈子念的虽然是个不入流的三流大学,不过位置特好,就坐落在北京海淀学院区,这学院区可是全国名校最集中的汇聚地,所以这各大名校她也算都过了过眼。

北大清华人大她上辈子都曾踏足过,于青不会说,她念的大学虽然不入流,不过聘请老师都是“就近”原则,所以外聘教员都是周边高校的老师——于青一个授课老师就是北大的,另外一个教微积分的还是清华的教授。

沾老师们的光,她甚至还在北大的电教室考过试、在清华的实验室里做过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