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于青,于青,于大青

第二天,小池和于青集合了当初同班的几个大院的孩子,买了礼物去看望老师。

人多,大家都是新晋大学生,七嘴八舌的好不热闹,小池就是不吭声也不觉突兀,特别是还有雷彦这个活宝在——雷彦现在在省公安大学就读,话说上大学真的是道分水岭,很多人的精气神和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家伙亦如是。

好像人一下子长大了不少,比起以前的皮小子,俨然成熟了也更懂事了——组织人和集资买礼物啥的,都是进行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这要放以前一定是许友松的工作,现在雷彦接手的不错——也不过才半年的功夫,这家伙变化真心可喜。

于青很是赞赏的夸了他几句,谁知雷彦苦着脸小声告诉她:自己十月份的时候曾去过北京一趟,直奔政法大学,想去见宋瑶,没想到宋瑶被拉去了郊区大山军训,愣是连个人影子都没摸着!

气的他本来想去瞧瞧小池和她的,也根本没了心情,直接打道回府。

而好不容易熬到寒假,结果宋瑶又跟着学校的志愿者队伍一翅膀刮去大凉山假期支教去了——连过年都不回家了!

雷彦跟于青发狠:我就不信了!我就逮不住她!等开了学她总还得回来,到时候我再去北京堵她去!

于青捂着嘴一个劲的乐,话说宋瑶是忙,虽说政法大学也在北京,不过他们的本科生都在昌平校区,和h大的距离,真心不算近!

大一忙,还得兼顾照顾小池,于青一直也没腾出功夫去找过宋瑶,不过两人通过电话——宋瑶那边亦是一入校就忙的不可开交,参加了学校的诸多社团及公益组织,直说以前一心只扑在书本上,而现在,更想为自己而活。

宋瑶说,自己也是到了更大的世界,才发现原来生活远不止想象的那么简单,也才知道自己原来一直都是这么幸运。所以,现在她更愿意拿出精力和耐心,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于青森森觉得,宋瑶一定是个能站的更高也看的更远的人,有着大志愿和大抱负。和她这种始终抱着小市民思想,只想过好自己小日子的,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她只需要表示支持和仰望也就够了。

至于雷彦,爱上宋瑶这样的女孩子,只能说,前路任重而道远啊!

于青拍了拍雷彦的肩膀,很是感慨的点了点头。

几位老师一圈看下来,最后一行人去的是王往家——雷彦早就打听好了,王往现在已经被调回了市教育局工作,和妻子孩子的两地分居也解决了,还好运气的赶上了教育局福利分房的最后一波,分到了新房,小日子过的很是热乎呢!

这么一说,于青亦想起来小池以前说过的,说许友松早在出国前打理疏通好了关系,不出多时王往很快就能从偏僻的镇中学调回市里的机关部门工作——现在看来,果不其然。

只不过现在许友松这个名字算是小池和她之间的一个禁忌,所以她也只能佯装失忆了。

王往对自己昔日学生们的拜访探望,看得出来很是高兴,特别是师母李冬卉老师,见到于青和小池,更是格外亲热,抓了于青的手一直往她手里塞糖!

李老师虽说别的话没有多说,但于青也知道她是真心感激当初在什林,自己和小池对她工作调动上的帮忙。她接过糖,再看王往和李老师现在的日子:新房窗明几净,布置的温馨宜人,可爱的女儿绕欢膝下,夫妻二人俱是笑容满面,还有墙头上挂着的全家福,都无不在诠释出这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小家庭。

当初因为和魏清香的那桩“师生桃色事件”而岌岌可危的一家人,看来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她为王往和李老师目前的幸福生活,打心眼里感到的由衷的高兴。

所有的学生也自然都知晓王往的那桩“旧闻”,只不过大家到底也都算大人了,该有的眼色都有,避而不提以前,全都在恭贺王往能调进新单位,说凭咱们王老师的本事,仕途腾达那是指日可待啊!

王往亦感慨:“话说我活这小半辈子,自以为个人能力也算有点,没想到到头来还是沾了自己学生的光,沾了你们的光。想来,这就是命,也是我王某人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