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霜流独有的、阴冷的、磅礴的气势在此刻完全铺散开来,满场宾客将近万人,此刻竟无一人能在这气场之下放松少许,在场诸位俱都下意识绷紧浑身肌肉,庄重严肃,噤口不言。
然而在这慑人气势的最中央,洛九江所感受到的却是全然不同的意味。
他师父把他唤近了一些,把自己一只枯瘦又干瘪的手按上了他的肩。这双手轻飘飘的,又常年泛着冰冷的温度,可当它落在洛九江身上时,所代表的意义却是沉重又温暖的。
围绕着洛九江的气势依然是枕霜流惯有的阴寒,可它并不带丝毫压迫之意,反而环着洛九江向外扩散,像是一种守护,也像是随时准备着替洛九江张目。
“此乃本座爱徒,”枕霜流沉声道,他声音不大,但那如冬日雪水般寒凉的声音还是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朵,把大家都冻得微微哆嗦,“亦是我灵蛇界少主,洛九江。”
洛九江的威风,确实不用从一件衣服上找。
因为他有他的师父。
所有的壮信立威之举,枕霜流先替他做完了,而灵蛇界主对自己徒儿非凡的重视与保护之意,枕霜流也用态度表现了个十成十。
灵蛇界主以战取天下,凭力慑人心,可当他那令人噤若寒蝉的气势满满铺开,在最中央的洛九江感受到的却是珍惜和爱护。
洛九江的目光渐渐发起怔来,他思考着力量的本源,斟酌着伤害和保护……他想起公仪先生曾提到过的大道……生和死,以及洛九江自己的刀……
台下诸人正山呼少主,而枕霜流侧头看向自己的小徒弟。在这样一个郑重时刻,洛九江的瞳孔竟微微涣散着,右手也下意识地摁上了腰侧的刀柄。
枕霜流微微一愣:这种时刻,常人紧张还来不及呢,九江这是又悟了什么?
第122章 金丹成
洛九江在体味他的“人道”。
他的刀意感悟原本就缘人而起,多番进阶也都凭人而生。
如今他高立台上, 台下诸人都为他成为灵蛇界少主而山呼庆贺;当初他牵住千岭的手踏湖而去, 身前身后, 都如水滴融入海洋,合力的齐鸣中唯有高呼“洛郎”。
这样齐心协力, 众志成城,是人。
他如今衣饰不算繁琐,如今站在枕霜流的身边, 被他师父关切地按着肩膀, 他就是灵蛇界独一无二的少主。而再等一会儿他如游鱼一般跃入台下, 像种子落入泥土一样,整个人投身在人群里, 就又是最自由最平凡的芸芸众生。
这样千变万化, 鱼龙百变, 是人。
而在每种变化的最开端和最尽头, 从甫一落地的呱呱哭叫,到将咽暮气的浑浊眼神;自台下众人此时整齐划一的表现之下, 正生动灵活, 把算盘打得啪啪响的各种心思, 至死地中麻木不仁的喘气活肉, 和山洞一角处堆积的累累白骨。
人之初生, 人之蓬勃,人之奄奄,人之就木。
日升日落, 潮涨潮退,花谢花开,和诞生与死亡。
人的生和死,是两个极端的方向。正如同天地之间,把暗的、沉的、坤气暮暮的拨到最极端是阴;把亮的、清的、乾气昭昭的推到最尽头是阳。
连他师父这样阴冷又诡异的灵力气势全盘放出,都依然能分清要威慑和要保护的对象,那刀所存在的意义,又怎么会只有一个方向,它展现的形式,又怎能只有毁灭和死亡?
“乐之一字,乃是大道所钟。一音能令万物生,一音能令万物死……”恍然之间,公仪先生的这句教导就又出现在洛九江耳畔。
拨弦调音的公仪先生,说乐之一字是大道所钟;自古以来剑修威力更胜其他修士,自然更说剑之一字是大道所钟;同样的问题拿去问阴半死,拿去问谢春残,岂不就是药是大道所钟,弓是大道所钟?
洛九江也觉得,刀之一字,必是大道所钟。
诸人所言俱都是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得,每个人都没有错。
因为大道所指,是殊途同归!
洛九江仰天长笑,他拔出腰间新得的澄雪,银丝沙鞘横握在少年修长掌中,在此刻竟亮得晃眼。
他这番表现实在与一个“乖乖被师父引上台面介绍的少主”很不相符,有人惊疑不定地抬起头来,眼神无声地在洛九江和枕霜流之间飘忽而过。
此时此刻,心思叵测者看见了阴谋,警惕悲观之人联想到易位与逼宫,宽容温和的宾客包容这点少年狂性,而古板守礼之辈则为洛九江这串张扬长笑皱起眉头。
诸人皮囊下埋藏着千百种想法,千百种心思和千百种理解,但不论旁人如何揣测,洛九江永远都是洛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