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闲来无事

神城 冰阳 1968 字 3个月前

因为唐云馨需要时间购置装备什么,这次去九死一生,所以装备不能马虎大意。我则闲来没事,只能无所事事的瞎逛。

不过我在此期间倒是迷上了逛潘家园古玩市场,受了前一阵文物拍出高价的刺激,想要从里面淘换点玩意儿。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想要练练自己的眼睛长长自己经验。潘家园古玩市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鱼龙混在的地方,在这里真货不到百分之一。

这个潘家园古玩市场是全中国最有名的古玩而市场了,也是全中国最大的古玩市场。我们那边也有不少古玩市场,但是都说不上规模,能够拿的出手在全国排上名的也就是泉城的英雄山古玩市场。淄城也有一个古玩市场,叫做开元文化市场,不过规模就更小了。全中国数得上的像是天津的沈阳道,西安的古玩城,成都的迎仙桥,郑州的古玩城,泉城的英雄山等等。

潘家园里面东西真是海了去,光是一个棚区从这头转到另一头,想要搭上眼仔细看一下的话没有个两三天根本转不过来,这还是抽冷子的快走。要是真的想转下来,除非是潘家园周围的老居民了,那可以天天在这里转,据说他们这么多年以来看玩意儿从来没有看重眼过。

有人不是说中国最大的古玩市场不是在琉璃厂吗,为什么说是潘家园。琉璃厂向来是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主打牌,然后才是名人字画,最多再有点瓷器之类的东西。琉璃厂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客喜欢去的地方,当然不乏有人附庸风雅。那边很少出赝品,名人字画一类的大都都是从宫里还有原先八旗子弟没落时候典当的,所以一般不会出假。但这也正是琉璃厂的一个大弊端,名人字画大都以明清民国为主,还有大量的新中国以后的画作。

潘家园市场就不一样的,你想要有多古潘家园就能给你多古。中华上下5000年的玩意儿都能在这里见到,上至夏商周,进到现在,都能从里面挑出来。还有一些石器时代的东西都有得卖,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东西也到处都有。

潘家园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遗物等。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

不过在潘家园古玩市场里面想要买真东西,可真是难上加难,古玩市场的水太深了。这里面的假东西造的比真东西都要真,让当初造假的人亲自来辨认,也不一定能够拿得准。中国造假向来是世界上一绝,尤其是文物利润这么大的产业,更是一条龙的服务。

潘家园又被称为鬼市,当然不是闹鬼的意思,鬼市也被焦作夜市,就是天不明的交易。这中传统起初是因为那些官宦人家的子弟败家的时候怕被人发现,为了面子经常趁着夜色卖东西。

尤其是晚清时期,时局动荡,国之将亡,皇帝都保不住,何况臣子们。许多清廷遗贵,破落富豪,家道败颓后无以糊口,只能靠变卖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家产苟且维生。但是总归曾经显赫一时,哪里放得下架子丢得起面子?于是趁着天亮前半明半暗的光线,拿了古董偷偷到街边摆摊贩卖,既躲开了熟人还做成了买卖。

又一种说法是鬼市开市时间早,天还没亮,又没有电灯,乌漆抹黑的,穷人打燃火石,富人提着灯笼,幽幽晃晃如鬼火一般简陋的照明设备下,人影穿梭停走,飘忽不定。鬼没半只,鬼气先有了。再加上很多梁上君子也到此脱手一些见不得光儿的玩意儿,更有造假者趁乱兜售一些赝品,两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前前后后总之是离不开“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所以潘家园的人也知道,要想买着真东西,还非要起早摸黑去不行。现在这种传统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潘家园还是会留着这仅有的传统。每个周六周日,开园时间会从平日里的八点半提前到4点半,也是为了这种交易能够成行,这也算是保留了传统。

要是在潘家园买到了真东西,可以偷着乐,要是买到了愣头青,用北京人的话说是哭去吧您那。所以在潘家园买东西是小心加小心,不是真正的玩家一般不会在这里下手的。很多在这里买东西都是图个热闹,也是看着顺眼,从来不是为了玩古董而买古董。所以潘家园从来不管这些东西叫藏品或者是文物,都是叫玩意儿,然后管在潘家园混的人叫做玩儿。都是北京话,都有一个儿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