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秋延道:“不着急,后续的一些管理细则都可以暂时完善,先让他们尝试着做做看,如果能做起来的话,那就继续推广。”
为了让大家尽快适应和了解这种个体经济,苏秋延干脆在二环和一环交界的地方,划出了两条街,取了个名字叫做夜市,顾名思义,就是夜晚的市场。
“在这两条街上,只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就可以预约到一个摊位,每天晚上六点到九点,都可以自由买卖东西,什么东西都可以,只要不是违禁品,暂时也不需要缴税,先试行一个月,看看效果,这一个月,你们也可以根据夜市的情况,好好琢磨一下要怎么推进个体经济。”
于是很快,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就开始在青州流行了起来,那就是摆地摊。
青州人民过去习惯的新事物都可以从字面理解,那就是新的东西,比如玻璃,水泥,化妆品之类,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并不在东西这个范畴内的新事物——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那我可以卖我家的衣服吗?孩子大了,有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扔了也浪费。”有人好奇的问道。
旁边的人闻言道:“那也要有人买啊。”
是啊,他们摆地摊,得卖别人需要的东西。
说起这个,青州人民其实感触并不太深,毕竟他们平常需要的东西,在超市都能买到,如果超市买不到,那就说明青州没有这东西,所以他们也不强求。
但是现在突然说他们也能自己卖东西,他们就有些迷惑了。
青州土着们迷惑着,但是北境人却很高兴,因为他们缺钱,工资又是一个月结算一次,所以这个地摊就是他们的好机会。
他们储物袋里有不少北境才有的特产,摆出来的话,说不定就会有青州的人买呢?
还有一些更加聪明的,直接就想到了卖吃的卖喝的。
“到时候大家逛街逛累了,肯定需要喝点水吧,我们一起合作,预约两个摊位,摆几张凳子,再弄点什么有滋味的吃的,肯定有人买。”
现在实行的预约制,一次可以预约未来三天的时间,所以三天内,铺子的位置都不会变。
当然,如果第二天就不想摆地摊,也可以取消预约,把机会让给其他人。
青州人显然都被这个摆地摊给吸引了,预约当天,不少人都守着自己的玉简,生怕错过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