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烨一看,现在的局势,还真是骑虎难下啊,于是敛眉笑了笑,算了,还是随便做一首,以堵悠悠之口吧。
于是缓缓站起,月白色的锦袍,因为他身形高大,而今他又是站着,众人皆是坐着,这样看来,他忽然就像是一座玉山一般,俊逸非凡。
他轻轻吐字,一边看着月亮,一边慢慢现场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周围的嘈杂声,忽然消失殆尽,大家都静静地听着裴烨吟诗,只觉得这诗句中,蕴含着一个,千百年来,一直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并且这高深的问题,正随着裴烨的一句一顿,慢慢地呈现,解答在大家的面前。
再加上裴烨现在是一边作诗,一边想着下一句的诗句,这虽然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但也恰恰凸显了一种探寻的神秘感,使大家不自觉地跟着他走入这个神奇的世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裴烨说完之后,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说成了一首长诗,要知道,长诗不是不好做,只是需要十分的严谨,并且还有相当的考究,不仅要典故用的得当,还要上下文紧密相连,马虎不得。
这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够做得出来的,再者,这即便是做出来了,一般都是要好好地修改多次,才能最终的问世,想现在这样,裴烨脱口而出,那简直就是天才啊!
再者,这月亮本来就很难,难就难在它通俗易懂,被前人用烂了,所以现在难度更加是加深。
再一个,裴烨先是也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就能将这样的长诗完美的驾驭,这还不是重点,长诗虽然很多,但是即便是在古籍中,能够将情、景、境三者,完美结合,并且对宇宙和时间做出质疑,最后又给大家答案的。
那简直就是逆天了啊!
岂是一个区区的天才,就能说明的?
世间最好的赞美之词,用在他的身上,也不为过。
众人听完他的诗作,居然没有半点掌声?
不是不惊叹,恰恰就是因为太惊叹了!
而直接愣在了当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一直沉浸在裴烨给大家带来的情景之中,就宛若身子都漂浮在无尽的宇宙之中,浩大而辽远。
最终,居然还是裴烨的死对头宁王裴玄,首先鼓掌。
但也只是鼓掌,实在是找不出什么恰当的赞美词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