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阳镇的庙会十分热闹,马车停下的时候,大街上灯树通亮,光影绰绰,恍如白昼一般。
红男绿女结伴而行,欢声笑语不断。
“哇,娘,真好看。”翠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来看灯会,自然是满眼的新奇。
“娘,你看,刷大刀的。”
“看,还有耍猴的。”
“啧啧啧,那人还会喷火呢……”
翠姑兴奋的小脸通红,跑跑跳跳的像个小兔子一般。
柳素娥心不静,只强笑着应付一两句。
单三元见机会不多得,便厚着脸皮来请柳月娥:“月娥妹子,东边大街上有谜社,听说猜中了还有小礼品呢,咱们去看看?”
柳月娥对单三元倒是并不排斥,只是有时候觉得他有些油嘴滑舌,冷哼一声道:“我才不和你去呢,你又认不得几个字,还能猜谜?”
单三元脸一红,挠了挠头。
他确实认的字不是特别多,但是被心上人当中戳破,这面子还是有些挂不住。
柳月娥似乎也觉此话不妥,犹豫半响,还是很给面子道:“这样吧,咱们都去,远子也上私塾有些日子了,看看他的本事。”
“好啊好啊。”翠姑拍着小手笑了起来:“舅舅要是猜中了,赢了好东西,翠姑要。”
“好好好,舅舅要是赢了,都给你。”远子笑眯眯的抱起了翠姑。目光落在有些失落的柳素娥身上:“大姐,咱们去吗?”
柳素娥忙挤了笑容出来,点头道:“你们喜欢就行。”
也许是众人兴致正浓。并未察觉柳素娥脸上的失落。
远子抱着翠姑率先往前走去,单三元巴巴的跟着柳月娥,一路给柳月娥指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柳成和柳桂娥也并肩而行,两人说说笑笑的往前走着。
唯独柳素娥一人垂着头慢行,实在提不起兴致来。
一行人一路到了猜灯谜的灯社,一路上早就挤了好多男男女女。或掩口而笑,或含情脉脉。想躲都躲不开。
“舅舅,你看这走马灯真好看。”翠姑在远子怀里笑的爽朗。
走马灯上四面都用小楷写了谜语,引的许多人驻足猜谜。
“身体足有丈二高,瘦长身节不长毛。下身穿条绿绸裤,头戴珍珠红绒帽”柳成念着灯上的字,柳远却已经笑了起来,扬眉道:“高粱。”
走马灯的主人立刻笑了起来:“对对对,就是高粱。”一面从一旁的案几上拿了一个捏好的泥人:“小兄弟,这是给你的。”
柳成接过,道了谢,又笑呵呵的给了翠姑。
翠姑喜欢的见牙不见眼,直夸道:“舅舅好棒。”
一路上柳成和柳远又猜了几个谜语。就连单三元都猜出来了一个。
灯主送了他一朵红色绒花,他转首羞涩的给了柳月娥,说是借花献佛。
柳月娥本不想要。可一眨眼单三元就跑远了。
“听说今年还有九曲黄河灯阵,五年才有一次,不如咱们去瞧瞧?”
柳远对等阵很是感兴趣,私塾先生还曾讲过黄河灯阵。
这九曲黄河灯阵占地广,以高粱杆圈做灯市,共三百六十盏。娓曲回环,走一圈。可防百病。
只因占地广,废料多,所以每五年摆一次,走阵之人也颇多。
“好好好,我也想去。”柳桂娥拍手赞同,不过还是不忘问柳素娥。
毕竟出门的时候,张氏让柳素娥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