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短暂的休憩后,人们又开始忙着种玉米和高粱。
等到麦晒干收拾干净装仓完毕,桃爷笑眯眯的跟家人宣布,今年虽然天旱,麦跟去年比并没有减产。这也归功于麦苗返青拔节和灌浆的时候,补足了水分,一份辛劳一份收获。没有什么能比庄稼人收获粮食更令人高兴的事。
桃爷盘算了一赋税和族粮的数量,心里也踏实多了。他吩咐李氏挑了些新麦到磨坊磨了一袋白面,做些藿香饼献祭老天。
藿香饼和韭菜饼做法一样,只是多了一味藿香。
李氏去后院菜地里看了看几颗藿香的长势,茎差不多有大腿高了,叶片清翠鲜嫩。李氏摘了十多片藿香叶,洗净砌末。
白面擀成桌一样大的面皮,摸上油,撒上韭菜末、腊肉丁、蒜末和盐,还有最重要的藿香叶碎末,在把大面皮卷好、切段、收口、压成圆饼,小火慢慢炕熟。
孩们被藿香饼的味道吸引到灶房,往常家里做韭菜饼,守着灶房也能吃上些饼渣渣,今天几个孩守了半天,除了闻香咽口水,一个饼渣渣也没吃上。
李氏端着一簸箕藿香饼到前院,院坝中间摆着两条长板凳,李氏把簸箕放在长板凳上。桃爷站在旁边,朝着藿香饼念念叨叨,庄稼人哪怕付出再多的辛劳和汗水,仍然感激老天赐予的收成,仍然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在享用新产的粮食前,要先献给老天享用。
仪式很简单,片刻之后,李氏就把藿香饼端到饭厅。
饭桌上,一家人满足的吃着辛劳换来的粮食。白面做的藿香饼很好吃,藿香独特的味道融合着腊肉汁比韭菜饼还要美味。
“这麦收进粮仓,玉米红薯咋办?”桃爷喃喃道:“红薯秧老长了。”
“爹,咱们先把红薯垄刨好,等着雨水来了就栽红薯秧。”长富道。
“哎,雨水在哪?地都干的裂缝了,割麦杆的时候又不是没看见!”桃爷愁道。
长贵说:“大不了,我和大哥挑水灌,也要把红薯栽上。”
“河水都去一半了,我看啦,再不降雨,啥都没收。”
“先吃饭吧!说这些影响胃口的干啥?”李氏朝着桃爷道。
桃爷不说话了,慢慢吃着手中的藿香饼。
午饭后,一家人都在家歇着,农忙了快一个月,这几天闲来,都在家好好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