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氏走了两步想起什么来,又转身道:“差点忘记了,嫂,我家没有公鸡,想孵些小鸡养着,可是没有公鸡蛋,你家有没有公鸡蛋给我换些。”
“有,正好我也打算孵些小鸡,鸡圈里两只母鸡都开始抱窝了,你先回去忙,我这边挑好了,给你送来!”李氏道。
“那就有劳嫂了!”大秦氏说完,就小跑着回家去了。
李氏和大秦氏聊得起劲,刘氏和张氏坐一旁一边听着一边纳鞋底,并没有插言。这会儿大秦氏走了,张氏才问道:“娘,咱家都十几只鸡了,咋还要孵小鸡?今年天旱,粮食贵,草都干死了,吃啥?”
“就是想着天旱,粮食精贵,我才想多养点鸡卖些银钱。”李氏说道。
“那吃啥?”张氏不解。
“我和你爹商量了一,咱院后不是有片竹林吗?靠山阴凉又潮湿,咱把竹林圈起来,把鸡养竹林里。”李氏道,“竹林里落着厚厚的一层竹叶,长年累月的滋生多少虫啊,咱鸡放进去差不了!”
张氏想了想也觉得可行。
李氏看了看天时,起身放鞋底,说是去河边菜地摘些豆角黄瓜。
刘氏说道:“娘,地里四季豆豇豆正当季,咱晒些干豆角吧!”
李氏点头道:“去背个大背篓上,地里四季豆豇豆挂满架了,咱去摘回来晒干豇豆。”刘氏放手里的鞋底,去后院取来大背篓。张氏也提着篮跟上,婆媳人往河边菜地去了。
菜地里藤架上垂挂着长长的豇豆,淡青色如细绳一样随风晃悠。婆媳人摘完整片豇豆架和四季豆藤架,大背篓已经装满了,刘氏道:“娘,我先背回去。”
李氏说:“恩,你先回,我和长贵媳妇摘些黄瓜就回来。”
刘氏背着豆角回了,李氏和张氏又到了黄瓜地。
藤架上挂着青白色顶花带刺的黄瓜,这种本地黄瓜只有尺长像小孩手臂粗细,水分足味道也清爽,最让庄稼人喜欢的是,这种黄瓜产量高。
张氏手里的篮已经装满了,李氏说:“看样摘不完,中午饭后,我再来一趟。”
张氏点头,这一篮黄瓜着实很沉,俗话说‘宁背千斤,不提四两’,张氏手臂越来越酸,李氏过来搭手,婆媳两人合力把一篮黄瓜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