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如果站在现在的纬度的视角,新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划分都没有意义。高纬度的人可以对其任意干预,修改,增加和删除。一旦亲自进入更低的纬度,这些‘特殊技能’不再生效,所以要在彻底排除危险性之后,才能进行我的计划。”解坤道。

“那……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些真相吗?”梁斐问道。

“只有研究所的核心成员知道。”解坤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我提交的报告加密等级足够高的话。”

“新世界的世界碎片千差万别,和人类目前的生存状态也差异巨大。为了使人类更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所有人对维度的认知都会受到干扰。”解坤道。

认知只是受到干扰,而非彻底屏蔽。梁斐想起自己遇到的各种“觉醒原住民”,以及自己破开世界界限,抵达“真实”的方法。这些都说明认知干扰状态是可以被解除的。

或者说,他自己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猎杀队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猎杀队存在的目的,是清除所有异常状态的“觉醒原住民”,那解坤为何也在被猎杀的目标之内?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被称为开启新世界的“神”。

神为何会被自己掌控的东西追杀?

第143章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告白(完)

梁斐简单说出了自己的疑惑,着重提到了猎杀队的情况。

解坤闻言了然道:“研究所高层已经通过了我的计划,猎杀队并不在我的规划书之中。这说明这是他们自作主张想要通过扼杀‘异常状态’,以维持新世界的平衡。他们惧怕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试图用‘不变’来拖延剧变的到来。但是我认为,异常状态也是迸发希望的一种形式。人类,或者说物种的进化,依托于遗传因子在自我复制过程中的‘小差错’,在环境的筛选下进化为更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只有变化才能应对变化,一味地追求稳妥与不变,最终反而会导致系统的崩溃,或者让整个系统进入‘假死’状态。”

“我考虑过研究所私自篡改计划的情况,所以做了一套应对措施。这一套应对系统,由我掌控最终管理权,研究所的其他人没有插手权限。你既然知道这些情况,说明在未来,我的备用计划已经投入使用。”解坤道。

梁斐早就发现,他所经历的世界碎片其实前后风格差异巨大,而根据这些风格上的差异,可以简单将其归类为两套系统。

从格罗斯研究所,狂赌幽灵船,病毒禁区,孤岛,暴风雪山庄……一直到猎杀者大批出现的罗生之城,这些世界碎片可以被放入系统一,而此后经历的所有猎杀游戏,则被归类为系统二。

系统一是解坤设置的备用方案,设置者和管理者只有解坤本人,所以第一套系统中的世界碎片或多或少有各种细节上的信息联动。例如梁斐发现破解病毒禁区的关键密码,其实来自格罗斯研究所。而格罗斯研究所和解坤曾待过的研究所环境如此相似,恐怕也是系统一的世界碎片受到解坤记忆或潜意识影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