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限时狩猎 唐酒卿 1832 字 4个月前

“进食”是什么?结合现场照片来看,凶手把殴打行为称为“教育”,那进食就是插入异物。其实“猎物”这个称呼就暴露了凶手的部分想法,他把自己看作是比受害人更高一阶的存在。

“这种时候就要想一想分秒监控的好处,”珏说,“这种危险分子应该被监控,他根本没有自控能力。”

“那得先把他抓进监狱里,”时山延在给折纸小怪物画眼睛,黑豆似的两点,“你父亲也提出过类似建议。不过这件事情很难办,我想再高阶的系统也无法甄别没有犯罪的潜在凶手,你们也只能在对方犯罪后再做出行动,这和人类秩序坚持的步骤基本一致。”

“谋杀不可预测,但是凶手可以,”珏认真回答着问题,“我爸爸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

“②阿瑞斯坚持的‘天生犯罪人’理论,认为有些人的犯罪特征是天生的,罪犯不会被环境改变,也不会被环境塑造……”时山延放轻声音,以免自己像是在攻击珏,“这是它推行监控社会和净化群体的理由之一,可惜好像不是那么可行。”

“但也是种值得注意的观点,”珏并不生气,它说,“我翻下一篇咯。”

第三篇日记很特别,它太简短了,简短得不像是凶手一贯的风格。没有感叹号,没有涂痕,甚至没有那些琐碎的心理过程,就这么一句话。

【2163年4月14日,好天气,我杀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  ①出自南希·麦克威廉斯的《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构造》,相关讨论也参考该书。

②阿瑞斯的主张参考斯坦顿·萨梅洛的《犯罪心理分析》

第45章 潜入

“第三个受害人叫白晶晴, 我们认为她对凶手是特别的,”朴蔺说着让珏调出现场照片,“因为凶手在犯罪现场做出了抵消行为, 这是唯一一次。”

这个凶手喜欢装扮现场。那些血迹和受害人的姿势, 在犯罪中都没有必要, 只是他的个人喜好,包括留下“再见”字条的这一举动,也可以归类到标记行为上。但抵消行为不同,这个行为多少暴露了凶手的内心, 他对受害人有愧疚。

晏君寻看着照片。

现场还是一如既往的血腥,但是凶手没有让白晶晴戴着塑料袋坐着。他把她放到了床上, 甚至为她盖上了被子。

“白晶晴, 24岁,职业卖淫女。”珏为他们做介绍,“籍贯不详, 现存资料上只有她在停泊区的住址。她在遇害前是一家钢材制造厂老板的情人,钢材老板为她在春西小区买了一套房,她平时没有演出活动时就住在那里。”

晏君寻回忆着看过的资料,反问:“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