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三清观

权臣之宠 阿拙 1867 字 3个月前

出京不过往东南方向行驶十多里路, 依着边上一条小人工河流, 高高耸立的陡峭山峰正是明山,北面是一侧飞流直下的瀑布, 陡峭的崖壁,光秃秃的石头透亮。这座山的半山腰,有一座道观,道观足足有近千年历史,历经风雨沧桑变幻,屹立不倒。

道观名为三清观, 树木繁茂, 有隐士与高人修行,只很少露面, 皇帝对三清观却没有太多好感, 只因当年据说皇帝降生之时, 道观里头的一位道士竟然算出了皇室中此时出生的皇子定然会成为祸国之主。

据说因为道士如此预言,以至于皇帝出生之时, 便失去了宠爱, 若不是长大后品行端正, 又有了一番运气,前头的那些皇子死的死, 残的残, 独独留下这样一个完好无缺的独苗苗,这才有了皇帝上位一事。

为何皇帝之后竟然没有厌恶了道观?皇帝刚登基不久,也曾厌恶道观和道士, 可却在一年后得了大病,让人过来祈福,也就道士有些作用,因而皇帝这才恩宠于道士,立志修行。

这三清观半山腰之景致,也十分壮丽。若是人站在道观悬崖边上,可看到后头的瀑布奔腾不息之势以及轰隆作响的声音,飞溅起来的水花,令人不由得心胸开阔万分。

一些京城中的学子,在道观败落之时,也常常到道观中来,倒不是修行,而是为了看看这奔腾的江水以及远眺万里河山,因而做些诗词歌赋,以便流芳百世,说来说去,这也是文人骚客的一种消遣和推荐方式。

因而,这座道观越发不像是清净修行之所了,反而成了学子聚会之地。更为有趣的是每到金榜题名、学子进京赶考之时,三清观可是一点都不冷清。

前头那些学子留下了在三清观看瀑布留首诗的附庸风雅的名号,很多学子为了能够出个头也要来这走一遭,不图将诗作刻在上头,倒是可以让人品评一番。

亭子和道观的几面墙都刻满了题作。学子们散去后,留下那些个京城的贵女们,打探清楚了今年新进学子的诗作刻在哪头,便会几人一起,点评一番,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贵女,对才华横溢的学子有几分好感,这可以算是榜下捉婿的前瞻了。

当沈晞蕴接到郡王妃的帖子,约在三清观时,还有几分茫然,还是张嬷嬷跟她说道了一番,她才知道这三清观。

前世虽然听人说过一两句,但她出门少,去宴会的次数更是少得可怜,即使去了,也很少人愿意跟她说话,她只能默默在边上当摆设。

郡王妃前日才说起了齐子辙的坏话,本来她是不想赴约,但张嬷嬷却劝说了她,说到底是亲姐姐,她总不会害了她。

可在她眼里,沈宴这样的父亲都能害她,更别提是郡王妃,许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过她终究没有多说话。只能答应下来,临齐子辙出门前,跟齐子辙说了一声。

齐子辙听闻她跟郡王妃有约,略微蹙眉不快,但还是让她赴约了。

沈晞蕴上了马车,不过两刻钟,就到了名山脚下,又一炷香的时候,到了三清观门前,刚下马车不久,就听到了后头马车来的声音,那是郡王妃的马车。

她略微站住,等郡王妃马车停住。

郡王妃笑着上前拉住她的手问好,见她面色无忧虑,才稍稍放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