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京圈女首富 连山益 2090 字 3个月前

伴随着大波□□子进来的还有一阵幽香。

香的很高级, 应该是价格不菲的奢侈香水。

最显眼的还是那头乌黑乌黑的大波浪,黑、长、顺,就像一条黑色的瀑布, 倾泻而下,最后击打到岩石上,在尾部翻起小碎浪花。

第二显眼的, 是胸部, 又露沟,喷涌而出的感觉。

第三显眼的,但…应该是第一震撼, “大波浪”十根手指竟然戴了十个戒指!一根不落!粉宝石、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绿玉戒面, 耀的人眼花。

浓浓的欲望扑面而来, 浓浓的金钱欲,浓浓的肉欲…

“大波浪”进来之后,见着书勤也不惊讶, 一视同仁的对着“菜大妈”打个招呼“早”,也对着书勤也打个招呼“早”。

书勤回了一个“早”,但是“大波浪”没有应,“大波浪”着急的开电脑、拉椅子坐下,拿出一本笔记来看,口中咕囔:“嗯,这个卖…这个宰…这个入…”

已经九点了,距离开盘还有30分钟,书勤知道她们忙, 也不去打扰。

门又开了,进来的还不是去男厕所吸烟的“烟”大爷,是一个西装革履的、油光瓦亮的三十来岁的青年男士,领带还带着领带夹,还有叠的讲究的口袋巾!他进门也像“大波浪”似的,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统统打个招呼:“早晨(zou shen)”。

哦,这就是“香港人”?

书勤也回“早晨(zou shen)”,“香港人”比较有礼貌,微笑点头回了回礼,也急忙开电脑,拉椅子,看笔记本:“嗯,嗯,这个已经三吻了,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湿吻了,反复缠绕,如胶似漆,可以入了…”

这是在炒股吗?

门再开,“烟大爷”进来了,带着一股子烟味进来,边走边看报纸。“菜大妈”说他:“老骨头,你悠着着点,走路不看脚地下,别被拌摔了。”

“烟大爷”抖抖报纸:“要学的,要学的,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嘛。”

“菜大妈”笑他:“你哪里是在学?你是在和“砖家”对着干啊。”

“烟大爷”嘿嘿一笑:“我看看这些狗日的砖家瞎鸡巴说啥股票呢,反着买几个玩玩。”

-“你们说这些所谓的股票分析师,把熊股都能吹上天,骗小散们去买,昧着良心说谎,坏人干久了就没有一丝负罪感???”

“香港人”突然插话:“现在和您刚入行的时候不同了,专家和股票分析师们只能靠骗来维持生计。您那时候发放原始股认购表,三天涨570,现在…股神也比不了啊!”

“烟爷子”抖抖报纸,嘿嘿一笑,深藏功与名。

原来“烟爷子”竟然是1990年入股市的那一批元老!

真是失敬!失敬!

随着78年的改革开放,随着79年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南海划了一个圈,随着举世罕见的中国经济起飞,催生了中国股市升幅惊人的1991年牛市。

改革开放再掀高潮,1992年的股市继续牛气哄哄。

1992年5月21日到23日,股票价格一飞冲天,3天内暴涨570。这一天被成为中国股市真正诞生的一天。

牛市一浪接一浪的推高,老百姓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迟缓,且证券作为虚拟资本,老百姓们更是担心顾虑。但是一连两年的牛市所带来的巨大财富效应,大家纷纷认可原始股就是点金石就是聚宝盆。买股票可以一夜暴富的神话,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在当时真是街头巷尾的谈资。

有胆子大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有继而跟上喝汤的,有胆小不敢出手却得红眼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