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果然等不及孩子生出来再摊牌。
也是, 孩子生出来,富豪家留子去母的情况多了去了;孩子在玉凤肚子里,女方更有主动权。
打开邮箱, 一看,认识,进玉凤出租房的男人不是别人, 就是隔壁针织厂的老板。
郑融也看到图片, 走过来。姥姥拄着拐杖站起来:“书勤啊,中午在这里吃啊,姥姥去买你从小最爱吃的酱牛肉啊。”
书勤站起来:“姥姥, 我扶您去。”
姥姥去拿挎兜:“不用不用, 姥姥这把骨头还没老的动弹不动, 再说又不远,就在楼底下,都不用过马路, 你还担心个啥。”
---
门关上,郑融坐过来:“书勤,你在看老孙的照片,出了什么事?”
书勤不答,将杨威拍到的所有照片,按时间顺序给郑融看:金凤娘仨趁着夜色偷偷的搭车来h城,很明显金凤和她娘将玉凤夹在中间,虚扶着;金凤陪玉凤出入妇幼保健医院;玉凤怀双胞胎b超单子;检测是男孩的单子;隔壁老孙一脸喜色的来见玉凤。
这个故事不难猜。
特别是隔壁老孙有前科。
书勤说:“郑融哥,你在针织厂的时间不短, 对隔壁孙总也是有了解的吧?”
了解,隔壁孙总有个外号叫“孙子”,这个人办事挺孙子的。
隔壁孙总当初发家是靠老婆,老婆长相很是对不起观众,但为了发家装的情深深的娶了;等他掌权之后,恰逢针织厂那几年生意好的出奇,腰包迅速鼓了,迅速包了个大学生做“二奶”,“二奶”生了个儿子。
老婆生的是女儿,“二奶”生的是儿子,大学生又年轻又漂亮,隔壁老孙的心就渐渐的转移到了“二奶”身上。不止是心转移,也在慢慢的转移财产,买别墅买楼都写的是小三的名字。
这么过了个一年多,发现儿子有严重的先天病,搭了多少钱也治不好。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羊毛衫市场不好了,老孙手里周转资金都成问题,跟“二奶”往回要钱,“二奶”不给,就闹翻了。
老孙就想了个“孙子”的招,联合原配,以给“二奶”的钱是夫妻共有财产,告上法院,让法院将“二奶”的钱判给原配。
这事在针织厂基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金凤当然知道。
知道隔壁孙总心里有两大弱点:一,讨厌家里的丑婆娘,见了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就挪不动步子;二,重男轻女,想要个好儿子。
所谓阳光之下无新事,一切都是旧事在重演。
所谓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出轨一次就能出轨两次、三次、无数次。
金凤将玉凤这朵一直藏在山谷里的小野花派到隔壁厂,隔壁孙总就上钩了;上了几次,咦?山里小野花怎么不见了???吃惯了城市里的风尘女子,咋一吃山味,真是香!真是食髓知味之时,小山花不见了,这可把孙总给想的噢!想的百爪挠心!
所以,一知道玉凤怀了双胞胎男孩,隔壁老孙放下电话驱车来h城看玉凤。
书勤说:“郑融哥,我现在不知道事实,只能推测。”
郑融点头。
书勤:“现在想想,以金凤那股子劲儿,她在东方红针织厂蛰伏的两年,心里头已然有了计划,只是找不到实施时机,那次去她家乡,她面上不显,心底里必是欣喜若狂。出发前她去买了安眠药,下到她爹和哥哥的酒里,然后跑去磕头求带她娘和姐姐出深山。”
-“别人听听隔壁孙总的事,也就过过耳朵,笑一笑,顶多再传给下一个人作为谈资,但是金凤是将隔壁孙总列入她崛起计划之中的!”
-“她看不上老男人孙总,但是玉凤听话的很,她必定是用这套说辞说服玉凤: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谁不是嫁,何不嫁个有钱的?隔壁孙总虽然是老了点,但是嫁给他你就是厂长夫人,不比深山老林里任何一个男人强百倍???”
-“具体过程不知,但是就凭金凤敢给她哥和爹下安眠药,她是个敢用手段的。她必然是用了手段,否则,玉凤不可能这么快就怀上了,还这么巧,双胞胎,还都是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