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选会的余波未消之时,小小的安仁县接着又爆出云家锦绣坊退位让苏家的事来。
且云雒在金桂园和郡守夫人崔氏闹了个没脸,被人赶了出来,彻底得罪了江淮郡守,这点亦瞒不住,不过一晚上的功夫,整个江淮郡里,但凡有点脸面的人都晓得了。
一时间,众人看云家的目光又变了。
如果说甄选会之后,云家有多门庭若市,那在和郡守夫人闹僵后,云家就有多门庭罗雀。
云泱有多愤怒,姜琴娘不知,她忙活着在腾空的锦绣坊里,将苏家的布匹和绣品搬进去。
一应格局都是现成的,并不需要她改动太多,将牌匾一换,一楼摆上布匹,二楼摆上绣品,再让绣娘住进后院,所有的就成了!
至于对面还是废墟的布帛坊,姜琴娘这会也不慌着重建了,总是手头银子还很紧张,缓着点来总不会出错。
云家的锦绣坊摇身一变,就成了苏家的布帛坊,姜琴娘顺势开始推出炭条花样的绣品。
这样的绣品还没大肆去宣扬,便由郡守夫人那身幽篁翠竹裙传了出去,楚辞帮着姜琴娘熬了几个晚上,一连画了好些画出来。
姜琴娘则要将炭条画描成花样,每一种花样的色儿,她都要亲自配伍,最后才交给绣娘去刺绣,待绣完以后,她还要将花样收回来,谨慎保管好。
炭条画的画法,姜琴娘心知肚明瞒不了多久,但凡是遇见个有见识的,一眼就能看出端倪。
所以,她半点都没有将这等风格的绣品作为坊内支撑的想法,她还是琢磨着苏家祖传的双面绣针法。
好在古氏已经看出姜琴娘的能耐,不等她提及,便主动将珍藏的那幅双面绣送去了汀兰阁。
那是一幅小插屏,一面是草地黄猫扑蝶图,一面却是白猫,一样的动作,不一样的颜色。
姜琴娘如痴如醉的琢磨了好几日,然而只凭肉眼去看,是看不出内里针法走向的,她倒是想一剪子剪开来瞧,但到底下不去手,毕竟苏家只有这么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