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于府。

随着于勉将要回府,一名小丫鬟远远便看到了排场极大的仪仗。她忙拔腿就跑,避开来往的仆人,来到了后院的书房外,等在此处的是一名模样清秀的女子在得知于勉马上入府后,她拎起裙摆,踏上台阶,叩响了房门,又凑到门缝,低声说道:“快出来快出来!我爹要回来了!”

里面的动静停止,没一会儿响起了脚步声,而后房门被拉开,一身黑衣的颜吟漪和文竹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时间紧急,女子咽下了想要与颜吟漪寒暄一番的话,焦急地拽着她的手腕来到了墙角下,“东西找到没?若是没找到,日后我寻个机会帮你再来找一找。”

颜吟漪抚着胸口,同样忍着激动复杂的心绪,“找到了,已经收好了。今日多亏了你。”

“好,你们还是快点离开吧。”女子咬了咬牙,松开了握着颜吟漪的手,指了指墙头,“这里出去就是外街,不会与我爹的人碰上,很安全,快走吧。”

好不容易得知好友还活着,可现在不是互相问好的时候,颜吟漪悄悄擦掉眼角的湿润,稍稍低头时,微拧的眉宇间悲伤的意味明显。

挥别了刚见面的好友,她由着文竹带着自己飞上高高的墙头,几经跳跃,便彻底消失在了于府。

重新回到商铺后院时,偏房内的蜡烛已经染起了幽幽的火光。

推开房门,一身清贵的人稳稳当当地坐在桌边,抬眼看向了他们。

颜吟漪走了进去,在跳跃的烛火中,从胸口处拿出了一本手掌大小的书册,放在了桌面上,“这是从于勉暗格内找到的账本,时间紧急,我们来不及抄录,便将这本直接拿了回来。”

其实有原账本是最好的,但他们一开始想的是抄录在另一本书册上,再将原本放回去,免得被于勉发现。可刚才时间不够,他们只抄了几页,后面更多的账目还没有记录上。

无奈之下,他们只有把原账目拿出来了,又将那本只抄录了几页的书册放进暗格里,希望能延缓被于勉发现的时间。

孟溪梧倒了两杯热茶,分别递到了尹一和文竹的面前,“辛苦你们了。”

而后看向眼圈泛红的女子,郑重地道了谢:“多亏了你帮忙,我们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到账本。”

哪知她刚说完这话,就看到女子眼眶湿润,垂下眼眸后,掉下了颗颗晶莹的珍珠,心中升起一抹心疼,孟溪梧忙抬起了手,温热的指腹慢慢擦上了女子绯红的眼尾,“怎么了?怎么突然哭了?”

第17章

女子垂着眼眸,长而卷翘的睫羽不停颤动,白皙的脸蛋染上了红晕,眼尾处水汽弥漫。紧咬的薄唇如山桃般粉嫩清润,从唇齿中溢出低低的呜咽,让她看起来脆弱又哀戚。

孟溪梧在京中时,还从未见过女子如此柔弱无助的低声啜泣,便是细微的哭声,都如片片羽毛浮动,落入她的心尖,荡起了层层涟漪。

“是被吓到了吗?”她不知道怎么安慰,手划过女子的侧脸,慢慢拍了拍她的肩,放缓了声音,像哄小孩儿一般,“以后我们不会再让你做这样危险的事了,乖……不哭了……”

颜吟漪耸了耸肩,拿手擦掉了眼尾的湿润,红着眼眶看向了还在哄她的人,一时之间,心中那股因为物是人非而伤怀的情绪散了不少,“不是害怕危险……”

“你那边如何了?”不想继续刚才的话题,她转而问起了孟公子出城的事。

谈论到正经事,躲在一旁望天的文竹忙默不作声地来到了桌边坐下,听着自家郡主说起在城外发生的事。

“……所以之后的几天,我要住在驿站里,你们有什么事,可以给我传消息。”孟溪梧简单讲了几句,想了想后,决定不把那位大哥的死讯告知尹一了,免得她更加伤怀,不能自已。

又絮絮叨叨地叮嘱了许多,孟溪梧没有耽搁,独身一人连夜回到了驿站里。

可刚要准备歇下,院内响起了脚步声,随着房门被叩响,屋外传来了驿站小厮的声音:“大人,奴才奉于大人的令,给您送昌平特产来了。”

孟溪梧只得起身,披上外袍,来到门口。

原以为是一些吃食,结果一拉开房门,便看到一名容色绝佳的女人身着一身淡青色抹胸长裙,抱着琵琶安静地站在门外,抬眼看来时,眸中星光点点,眼尾媚意横生,微张的薄唇轻启,声音如泠泠琴音:“奴仙音,见过大人。”

孟溪梧:“……”

这就是于勉给她送来的特产?!

“大人不请奴进去吗?”见面前的人堵在门口,眉心微蹙,仙音嘴角含笑,眼波流转间,玉白的手点了点半开的房门。

孟溪梧又将木门合上几分,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仙音的请求,“替我多谢于大人的好意,只是我家中那位管得严,就不请仙音姑娘进来了。”

话音落下,便“啪”得一声关上了门,插上了门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