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几个丫鬟也得带上,来时一辆马车, 去时两辆,其余人骑马随行。

不过慕容锦才不要和书呆子分开,赖死赖活都要与她共坐一辆马车。

夏寻雁自是由她。

刚捡来的狗儿也带上, 慕容锦给它取了名字叫小灰,说是按照董芸以前养的那条大黑狗取的名。

小灰这小狗儿, 狗脸上有几撮白毛, 浑身皮毛灰不溜秋的, 倒也贴合。

就是肚子圆鼓鼓的,爱放臭屁,其他没毛病。

董芸的大黑,如今也跟着来了城里,就给大根家看家护院。

在去沱东之前,梨花在城里买了两处院子, 一处供她和董芸居住,另一处则留给了家人。

熊氏一家子, 农忙时就回村里种地,闲时想来城里住也有去处。

如今的晋城,已经安排了新的佐官。

董芸和夏寻雁她们这一年来已经为晋城打好基础和框架, 后续官吏只需按照原先的规定行事即可。

而且上头有慕容九天把握大方向,势必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杏花和那些小丫鬟也不再住在衙门了。

三个大丫鬟翠儿跟了董芸和梨花, 霏儿和夏寻雁去了阳,还剩一个玉儿则留下来照顾慕容锦。

芙宝不能跟她们一起出行, 平日由熊氏照顾,请先生来家里教书。

要是回村里就送到城主府,让江娘子照看。

曾广进也在他们家附近买了一处小院,要把曾婆子接到城里来享福,可老婆子说住城里不惯,还是要待村子里。

但好歹是愿意把地租了出去,只留两亩自家种,农事总算没那么辛苦。

或许是小儿子有出息了,老婆子肉眼可见的没那么刻薄了,不像以前那样,一整天不骂上两句不舒服。

有时候得闲也会到城里来住上两日,时不时还会到隔壁大根家的大院子门口,扒拉着门缝往里边瞄,偷偷看一眼芙宝。

熊氏发现了几次,敞着门让她进去。

她却不进,背着手驼着背又走了。

……

与此同时的沱东吴郡。

李文昭带着梨花,穿过石板铺就的狭窄小巷,要去吃这位小统领口中所说的鸭油酥烧饼。

“师父,为何您对这橘子码头的那家烧饼如此念念不忘?我在这吴郡土生土长,却从未听闻那里有何神奇美食。”

梨花教他射箭,能算上他半个师父,他便这般叫着,梨花也没拒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加夫子在内,自己也三个师父了。

“听人提起过,就算在别的地方吃过鸭油酥烧饼,可要是不去她提的那一处,也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李文昭打趣道:“看来,您的那位朋友定是位饕餮之徒,这般隐秘的美食圣地都能被她发掘。”

“是吧,”梨花笑笑道,“希望待会儿吃的时候当真能跟她说的一样好吃。”

脑海里系统已经进行了定位,生怕错过,她更是加快了步伐。

李文昭虽然身为本地人,但身体弱,跟在梨花身后,七拐八拐的,已是气喘吁吁。

“阿昭得多多锻炼身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