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芸命南岸沿江士兵,若见百姓渡河逃难,立即驾船前去迎接。

曰:“大魏故土,本就是朕先祖基业,因奸佞篡权而令尔等流离失所。既是我父子民,便是朕的子民,只要奔着朕而来,朕自当竭尽全力,保尔等周全,赐予土地,许尔等衣食无忧。”

一直以来,人口资源本就是各方势力争夺的资源,如今沱江以南,粮食富足,还有很多土地尚未开发,董芸巴不得多点人口南下。

这番话传至北边,百姓们无不为之动容。

那些在生活边缘挣扎的人们,纷纷将南逃视为救命稻草。

看着百姓纷纷南下,宇文敬心急如焚。

民为邦本,民散则国危,无民何来军,何来战?

而在这动荡之际,不乏趁火打劫之辈,借灾祸之机大肆圈地,把大片的空旷土地占为己有。

但问题也来了,土地圈起来了,无人耕种,最终又变成荒芜一片。

为了防止北边的蝗灾扩散到南边,梨花从系统那里寻求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鼓励百姓大量饲养鸡鸭,一旦哪个地方出现大片蝗虫,立即将鸭子大军赶进去灭蝗。

同时在各地建设食品加工坊,大量收购菜籽油和蝗虫,通过油炸等方式对这些蝗虫进行加工,再撒上一些盐巴佐料,就能将人人头疼的害虫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收购的消息一发出,百姓们纷纷利用空闲时间捕捉蝗虫。这使得刚从北方飞来的蝗虫还未及落地产卵,就被网进口袋,送去了加工坊。

加工坊不求盈利,甚至亏本经营,与鸭子大军一起配合,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蝗灾扩散。

同时对大小湖泊周边的裸露地区,种植绿植,防止蝗虫在这些沙滩地区产卵,从根本上切断了蝗灾的源头。

如此一来,那边的蝗灾得到了有效控制,禾苗没有遭到破坏,粮食产出得到保证,百姓日子也总算过得安稳。

……

晋城今日显得尤其热闹,因为今天是破虏将军的大婚之日。

刚被安置到晋阳的北边流民忍不住问道:“破虏将军是何许人也?”

旁边的人瞥了他一眼,笑道:“看你这样子,肯定是北边新来的吧。不然怎么会连破虏将军是谁都不知道,这个破虏将军就是梨花大将军的弟弟,大牛将军!”

那人一听,哦哦两声,恍然大悟:“你一说到梨花大将军,我就知道是谁了,我们一家老小乘着小竹排渡河,北岸的小兵崽子一直紧追不舍,还是大将军带人去把我们接过来的呢。”

“是吧,大将军是不是特威风!”

“那当然,她站在船上,远远一箭,就把北军小领队的喉咙给刺穿,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那人回想当日情形,还是忍不住心情激荡,没想到一个女子居然有那样的臂力,拉那么大的弓,射那么远的箭,准头还那么好。

这样的人,当真是万中无一。

“嘿嘿,梨花大将军是我们晋阳县人,你被分到咱们县,以后在外头提起她,脸上也能有光。”

那人连连点头,就单自己一家子被梨花大将军所救,说出去已经让他特别有脸面了。

“你若是无事,可去跟着看看热闹,到时候新娘接到家,会撒铜钱,抢到几个,又能抵一顿肉钱呢。”

“这样啊,那我得赶进去看看。”那人说着,问了方向,拉着七八岁大的孩子,就往破虏将军家的方向跑去。

此时的大根家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外头是普通百姓在凑热闹,大堂是请来的客人,二院往后,才是尊贵的客人。

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尊贵不过皇帝公主。

刚好大的皇帝公主都在这儿,皇帝一位,公主四位,宰相一位。

皇帝怀里还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婴儿,呜哇呜哇地在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