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萧潇的画得了奖,不断有人向应影打听萧潇的作品,还说要采访她。应影看萧潇如此有市场,也建议她可以尝试新的创作。
这两天,应影给萧潇打电话就提起采访的事。
“潇,有人要采访你,我师兄的朋友,都问了我好几天,我知道你不喜欢搞这种虚的,但他实在催得烦死了。你同意不?”
“我有什么好采访的?”
“人家说是给听障康复救助公益活动作宣传的,上次你的画不是拍了五十万吗?新人作品能拍这个价非常有代表性,你看怎么样?就当帮公益活动作作宣传,不就有更多人来捐款了吗?”
萧潇想了想,也是,好吧。
应影一听她同意,立即谢天谢地:“这下我师兄终于不用天天催我了,他泡个妞居然把我累死。”
萧潇费解:“泡妞?”
“是啊,他正在追那个女记者,所以才催命地求我帮他达成心愿。
原来,成人之美,ok
佟浩越昨天出差了,临走特意交待萧潇一个人要注意安全,好好地等他回来。
萧潇明白他的意思,如果碰到张庭旭或万晓芸,别理会。
萧潇没觉得采访是什么大事,所以晚上视频聊天时,也没提这件事。
第二天上午十点,萧潇正在家里画稿,采访的人来了。
萧潇一开门,一个知性优雅、留着俏丽短发的年轻女子站在门外,冲她微笑,“您好!我是《财富》周刊的记者陈思翊,您是连萧潇小姐吧?”
萧潇微笑点头,“您好,陈小姐请进。”
萧潇给陈思诩倒茶后,两人对面而座。
陈思诩:“连小姐,首先谢谢您肯接受我的采访。”
萧潇:“不客气,其实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陈思诩望着她,微笑说:”我是受听障儿童康复救助中心的周部长委托,进行一个上次慈善公益活动参与者的系列采访,介绍获奖者及作品,分享他们的感受,让更多的人能对这项公益活动感兴趣,特别是商界的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捐助。 “萧潇大概明白了,这采访是为了康复中心的公益捐款作宣传,以期拉到更多的捐助。
陈思诩是一个很好的提问者,她会循序渐进地引导受访者进入状态,侃侃而谈。
从萧潇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求学和工作的经历,到她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生活态度都有涉及,萧潇一一作答。
接着谈到萧潇的创作,萧潇没想到陈思诩真的是有备而来的。虽然,陈思诩是一个财经杂志的记者,她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着实令萧潇刮目相看,甚至她对《奔》的看法也让萧潇暗暗佩服。
两人聊得很投契,最后聊到了冬冬。
陈思诩指着书桌上冬冬的照片,笑说:“冬冬真可爱!”她知道《奔》的主角就是萧潇的儿子冬冬。
萧潇自豪地说:“很听话。”
陈思诩笑着走过去,拿起相框问:”多大了?“”还有一个月就四岁了。””真羡慕你,冬冬长得真英俊,现在都迷死人的,将来长大了更了不得。””过奖。”
“冬冬的父亲是做什么的?““……“
萧潇沉默了片刻,陈思诩立刻会意到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讪笑:“不好意思,如果不方便回答就算了。“萧潇接过冬冬的相框,淡淡地说:”他不在了。“将相框放回原处。
陈思诩一脸尴尬:“我很抱歉。“萧潇却很淡然:“没事。“陈思诩双手一合,又将话题转到萧潇的创作上,还有她对作品被高价竞拍后的感想,以及她对慈善的看法。
两人又聊了好一会儿,陈思诩才起身告辞。
“连小姐,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采访,和您聊天非常愉快。““别客气,我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听障儿童,投身到听障儿童救助公益活动中来,再次感谢您的慷慨分享。““我也希望能为孩子们尽点力,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萧潇将陈思诩送到门口,临出门,陈思诩突然顿了一下,犹豫了半天,终于扭过头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连小姐,冒昧问一句,你认识思程集团的佟浩越先生吗?“萧潇停了三秒,下意识地作了回答:“认识。“可话一出口,她却后悔了,怎么会突然提起佟浩越?
萧潇连忙追问:“怎么了?“陈思诩却不好意思地解释:”没什么,我只是以为我认错人了。刚才在桌上我好像看到一张佟先生和冬冬的照片,但我没想到他真的是佟浩越先生。我一直很想采访佟先生,如果……如果您和佟先生很熟,能不能拜托您帮我引见一下!“萧潇看着陈思诩一脸渴求的表情,突然不知该说什么了。只能说,试试。陈思诩一听很开心,连连握着萧潇的手感激不尽。
萧潇送走陈思诩,进屋走到书桌旁,才注意到桌角有一张佟浩越与冬冬练跆拳道的拍立得照片,那是她帮他们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