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你怎么就能知道他就是国君呢?”
“感觉,我周游天下列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有他那般龙形虎姿,那身仆人的衣服更加衬托出这种气质,焉儿,你要好好的记住他的样子,他才是慕容真正的霸主。”
秀焉不知他今日的愈气为何总是嘱咐,当下又道:“伯伯,那个‘宇文硕’究竟是谁啊,怎么和‘北月刀尊’宇文形胜的侄子长得一模一样?”
凌重九道:“伯伯我以前曾去过高句丽国的国都丸都山城,素闻国中第一门派为紫柳剑派……”
一直在旁边聆听的秀焉突然插口道:“紫柳剑派,难道天下真的有紫色的柳树么?”
凌重九笑道:“丸都山城又名柳京,城内遍栽绿柳,尤其是王宫大内,可谓‘紫陌春风,柳尘细雨’,而紫柳剑派弟子三千,贤者四百,他的宗主乃是当今高句丽国国君美川王的同胞兄弟,也就是被封为玄素圣王的魏武三相,但此人从不入朝,他与一个叫宗政辅的神秘人物分别为美川王的两大谋士,这几年高句丽国屡屡对慕容用兵,峻极一时,可以说都是这两个人的功劳。魏武三相在高句丽国可以说是个精神领袖,素有‘山中宰相’之称……”
秀焉仰着小脸,道:“但这个宇文硕又什么关系?”
凌重九道:“魏武三相为高句丽国绝顶高手,他精善剑法易容之术,如今的这个宇文硕恐怕是魏武三相其人了……”一言及此,他突然迟疑地沉吟一回,有些默许地哺喃道:“能死在他的剑下,也不枉此生了……”
秀焉没有听到他最后那句自语的话,但有关魏武三相事已让他神情猛地一震,突然想起了几日前凌重九夜观天相时说的话,心头一震,面色遽变,急急地道:“凌伯伯,他既然这么……这么厉害,而且伯伯你又受了重伤,我们以后再和他比剑如何?”
凌重九突然将眼睛一瞪,少有得郑重其事地道:“焉儿,人可以一死,但不能无信,仁义礼智信五德中以信为首,古有季布千斤一诺,我刚才既然说了要与他比剑,就算舍去此命,也不能失信于人,不管他是什么人也好!”
“好一个季布一诺,千金不易,凌重九过然如我所料!”
这时,两道人影翩若惊鸿,宛如神龙腾霄,鹰矫翔舞,突然掠了下来,秀焉心头一震,不禁一怔,但见这两人一个身着紫衫,外披金装两裆甲,生得是身材魁梧高大,大脸宽颐,虎目棱棱生威,秀焉一看,立刻认出他就是那个装扮宇文硕的人,如今他似乎除去了面上的伪饰,露出了他的庐山真容。但见他头发长长,一张端正的脸上,修眉入鬓,虎目含威,嘴上有两撇胡子,颌下也有些胡子,看起来年纪与凌重九差不多,但兵器已经由刀换为了狭长剑——秀焉知道这才是魏武三相。至于他旁边的那个人,却正是方才假装北剑门宗主羽觞先生李遐吟的人,但见他朗眉俊目,举止飘洒,风流倜傥,这刻他的背上竟然束着凌重九的黝木长剑。凌重九瞪大了眼睛,转向魏武三相,神色一庄地道:“阁下一定‘山中宰相’魏武三相了,在下幸会。是都说紫柳门剑术无双,易容精妙,今日看这羽觞先生,果然与真人一般无二,髯翁佩服!”
魏武三相竟然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原话,攘臂还礼道:“凌先生客气了,在下也素闻先生名流吴下,举世无双,今日这些伎俩本为燕人所设,更是我王兄严命,在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点伎俩,如今自然是难逃先生法目,此人面目实在不足污染先生之目,倒是在下早有到中原讨教之意,今日相遇,实在是三生有幸!”一言及此,魏武三相脱去了金装两裆甲递与那个假李遐吟,并将他背上的黝木长剑取回,双手奉还与凌重九,转谓那人道:“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你先率领众人先回丸都……”
那人闻言颇为一惊,望了凌重九一眼,担心地道:“宗主,但……但你一个人留在此地,属下怕……”
魏武三相有些不悦地淡扫他一眼,徐徐地道:“今日我能与凌兄相会,生死早已不计,不该担心的就不要多说,况且那皇甫真走了,不日就会率领高手折回,你要看着宗中弟子客死异乡么……”
那人闻言,不禁一愕,悚然惊醒地恭身应命,但依然不肯离开,屡次欲张口,但都没能说出。
魏武三相却早已会意,神气平和地从怀中取出一道令牌,递给那人道:“十日后我若是不能归国,你就执此令登上宗主之位,宗中高长老、矮长老和胖长老可升为积行长老,两年后下山积功累行,并带我上奏天子,就说我已归命,不能再为他分忧了。你走吧……”一言及此,魏武三相揽衣踯躅,仰溯清风不语。但他语言间丝毫没有生死抉别的意味,反而带着一种发自心底的洒脱与高兴。凌重九心中暗暗惊佩,这个人确实是一代人杰,国士无双,光看这一点,他的剑术一定高明得很。
那人闻言,却早已挥袂霑襟,接过令牌跪地拜了三拜,一言不发地纵身远去了。一时间,林内只剩下了魏武三相、凌重九和少年秀焉三人了。凌重九这时忽然转向秀焉道:“孩子,今日凌伯伯正要完成一生最无憾的事,我有一事要告诉你,你可知道你练的行
寐剑法是何人所创么?”
秀焉闻言,奇怪地摇了摇头,不知他在此时为何说这件事。
凌重九沉吟一下,才叹道:“孩子,伯伯瞒了你许久了,今日却要说出真相。那套剑法其实就是我的‘太微剑法’,伯伯怕你拒绝,才让屈云求你教他……”
秀焉闻言,仓惶惊骇中一怔,瞪大了眼睛道:“什么,但……但这是怎么回事?”
凌重九沉吟片刻,然后摇着头说:“当今乱世,伯伯怕你他日被人陷害,无力自保,所以才出此下策,你既然心中无碍,身上多一套剑法难道就会令你误入歧途么,若果真如此,只能说明滞碍在心而不在剑,伯伯此言,你可有领悟?”
秀焉是何等聪明,闻言惭愧无地,早已蕴泪躬身下拜,道:“伯伯,都是焉儿无知,害得你老人家为我如此劳心,焉儿错了……”
凌重九看他年纪轻轻,却已深谙炼心之道,心中大慰,仪容谦和地抚须捋髯,深深点头,将他扶起来,道:“孩子,记住伯伯一句话,心为万法之宗,世间最上上之法,无不出乎一心。有道是立得一分性,保得一分命,你虽有顽疾在身,但只要使此心常住性地,病不为病,法不为法,剑不为剑,轻弃病剑如埃尘,自然可以做到融通境地!”
秀焉对此言似懂非懂,迟疑了一下,恭恭敬敬地聆听着,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但旁边的魏武三相却惊骇失色,神情猛然一震,但他马上恢复了平静,这场剑还没比,他已经知道结果了。凌重九剑术显然已入化境,由剑入心,由武入道,而这一点,也正是他穷其一生所追求而尚未求到的境界,如今听他一言,也望尘难及,瞠乎其后,不得不自叹不如。但他没有就此放弃,因为他也和凌重九一样,是个一诺千金的人,说出去的话向来一言九鼎。
场中的气氛凝结了。
时值未牌时分,但见林中日光偏斜,浮云翳日,风吹疏叶,籁籁有声。林间落下的影隙闪动着迷人的朦胧,轻轻地移摆着,偶有一缕日光映在了魏武三相那狭长夺目的剑上,顿时如流水一般,倏地消失在那令人心颤的剑尖上,无影无踪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高句丽国的绝世高手,一个是中原晋国的剑中真宰。如今远隔万里的他们,早命运的牵引下,终于手中各自握着他们的长剑,站在了对面。开始是静谧无声的沉寂,继而他们之间忽然惊雷倏起,相隔五丈,但如凝结了一般。稍时,他们之间蓦地坠下了许多青叶,被激下的树叶。就在那青叶飘零旋转落下之时,两人几乎不约而同地颤动长剑,连绵不断地以剑身轻拍那缤纷的叶子,被拍中的叶子陡然变成了刚铁刀片,纷纷锐啸着嘶风射向对手。一时之间,但见两人远在五丈之外,剑花迂转,青色的“飞刀”漫天飞舞,挟山倒海一般罩下,其间偶有碰在一起的,顿时啪地碎为青点,点点疾射,夺夺地深入树杆中,无影无踪了。而两人那化作万点寒星的剑式一面攻敌,一面御己,顿时若决江河,纵横不绝。这场奇异的比试令秀焉心中激荡,但见这两个人渊停岳峙地身形不动,但地上的青点却铺满一地,一时间场中俱是碎叶所散发的清香。
稍时,两人间的树叶消失了,秀焉尚未看清他们如何停止,两道人影却宛如神龙腾霄,鹰矫翔舞,手舒青朦朦、红澄澄的光华,穿插迂回,纵横跌宕到了一处,若非秀焉练有上乘的‘贝叶眼藏’,他是绝难分清敌我的。饶是如此,他也看得很吃力,但这是他提高剑术千载难逢的机会,岂肯放过,昔日自己对‘太微剑法’的不解之处,如今一经凌重九在实战中演出,顿时恍然大悟,了然无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