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
山南大学新建成的家属楼里,吴天小朋友摇头晃脑的背诵着:“……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意思是一群龙,却没有首领,大吉。龙者,至阳,最喜欢争斗,而一群龙在一起不争斗,能和平相处,精诚相助,自然大事可为……”
楚宁河哈哈笑着,摸摸吴天的头顶,道:“好,看来你这半年真没偷懒,能背,还能理解透了,不错不错……”
吴天顿时又露出一副狡黠模样,笑道:“姥爷,那中午能吃肉不?”
“能!哈哈,想吃什么让你婆给你做!”楚宁河笑道。
对于这个神童外孙的学习,老爷子可是相当重视。这半年来,吴天去了商东县,虽然中间也抽空来过几次,平日也没少打电话考核,不过终究不如前半年每周都来住一天的时候来得清楚。今天小年,吴建国要来市里开会,便顺道把一家子全带来了市里,让楚玉梅带了儿子女儿去看望父母,老爷子这才得空好好考校了外孙一番,结果自是相当满意。
作为一名文学教授,楚宁河并不是那种咬文嚼字的腐儒,对于吴天的培养,楚宁河采取的也是粗放式教育,除去一开始的“基础教育”让吴天死记硬背了一通《三字经》、《千字文》,以及《论语》、《老子》都没让吴天下太大的功夫,唯独《易经》却是相当重视,不但让吴天熟背,还要深刻理解——《易经》不同于诸子百家,观点各异,其包容性最是广博,以吴天的“年纪”,不至于只学一家,被左右了思想,形成偏颇,更适合他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不过楚教授却并不知道。吴天的“世界观”早就在形成了,这丫读什么都影响不大了,顶多取长补短,稍有精进罢了。
“媛媛。你考试得了多少分啊?”楚宁河又转头朝孙女问道。
吴媛有点不好意思的瞥了眼吴天,低着头说道:“语文九十五,数学九十八……”
“好,不错,不错。呵呵……”楚宁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