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凌云疲惫地坐回马车里,问:“去哪?”
李效扬鞭虚抽,在空中发出啪的轻响。
“去随处走走,看看你守护过的这个天下。”李效笑着说。
许凌云说:“和我一起?”
李效答:“和你一起,帝位已传给承青了。”
许凌云没有说话,过了许久,李效打破了车轮滚动声,又道:“孤还是未曾喜欢上你。”
许凌云笑道:“没有关系,来日方长么。”
李效嗯了一声,许凌云笑道:“不定你得先找到你自己。”
李效答:“甚好,要先找到我自己。”
啦啦啦~又完一本了写这本的时候感触很多,学会了不少,基本是自己写作道路上的一个尝试学习怎么在没有任何搞笑,噱头以及人物脱线搞怪的情况下来使用纯剧情和写作技巧来吸引大家一章接一章地翻下去这归根到底是一个疯子的故事,当然过程略带瑕疵,还是缘于小非自己的写作习惯以及逻辑思考中存在的某些盲点总之应该算是在大家的支持下,度过了某个困难的瓶颈当口,非常感谢本文能完结,与所有买V和留言的大人是分不开的是各位支撑着我把这个很沉闷的故事写完,以后应该不会再写这种沉闷系的古代文风新坑大约八月中旬到下旬开,避开暑假题材爆发的高峰期开始准备存稿,再次,感谢本文的所有读者,是你们在支撑着我写作的所有尝试不管文风是欢乐向还是沉闷向,都有人愿意跟文,是一个写手最大的动力非常感谢!
第79章 [鹰奴特典]南柯记
三年后。
一只海东青飞过千山万水,越过东海,进入内陆,一路飞过扬州,仿佛追寻着某种踪迹。
一辆马车驰向西川,经官道入汀州,抵达蒹葭二城,两城不过距离百余里路,许凌云倚在马车上,说:“陛下。”
“现下该孤唤你陛下了。”李效在车中道。
“大家都是陛下。”许凌云打趣道:“臣倒也无甚所谓,你当二十年陛下,我当二十年陛下,大家打平。”
李效道:“莫混说胡话,待匈奴人的鹰回来再说不迟。”
许凌云道:“陛下是想它回来,还是不回来?”
李效缓缓摇头,言语间颇有点不以为然:“飞出去,未必就找得见沧海阁,找到沧海阁,也未必能索到甚么药……”
“索到了药。”许凌云悠然道:“也未必就回得来,回得来,也未必找得到陛下,找得到陛下,陛下也未必就喝。”
李效没有回答,三年前离开京师时,他特地将匈奴贡的海东青一并带了出来,许凌云豢鹰多年,自知驯禽之道,有鹰在手便闲不住,开始调教新鹰。两年过去,倒也驯得像模像样,那鹰虽不及亲儿子,却也颇有灵性,听得懂些许人话,陪伴两人游历四方,平添不少乐趣。
一路上二人走走停停,俱守主仆之礼,李效是主,许凌云仍为仆,赶着马车下江洲,过扬州,一路上秦州,最后从东阿南下,沿着海岸线到了东海。
东海畔,许凌云将鹰交予一名船夫,嘱咐他划船出海,一路朝东去,走到不想走了,便将海东青放出去,并朝它细细说了些话,让它带着许凌云的亲笔信,寻沧海阁。
亲笔信上写明两百年前方青余讨要醉生梦死一事,并询问是否有药能令人忆起前世之事,若有此药能否讨要些许。
李效不太相信世间会有此等仙山,就连许凌云所言醉生梦死一事,李效心内亦是半信半疑,连带着那两枚药丸也未曾启封。何况纵有此药,沧海阁与你非亲非故,又怎会交予你?
许凌云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海上住的是仙人,许什么好处都是空的,若愿意给自然会给,不愿给也无妨,权当碰碰运气罢了。
放飞了海东青,令它一路东行,海上无歇脚之处,若有仙山,海东青只能在仙山停下。找不到仙山也会回来,距离在东海放鹰已过近一年,依旧杳无音讯,许凌云初始还盼着海东青带药归来,时候一长,念头也就淡了,时不时自嘲痴人说梦,再看李效那模样,从未表示过半点愿想起前世之事的念想,多半就算有药,李效也是不愿吃的。
许凌云常常觉得自己执念还是太重,放不下。
李效道:“进蒹城看看。”
许凌云递了唐家腰牌入城,这通行令是不久前唐思的,李效自听许凌云说书后便动了微服私访的念头,早早备好银两与腰牌,只打算趁着太后不防溜出宫去游玩。也多亏了李效这点筹备,两人身上有钱,方一路畅通无阻。
蒹城与葭城并列为西川两大重城,昔年李庆成落魄出逃,便是在葭城发家,而就连许凌云尚在前世时仍未来过蒹城,一进城,繁华景象登时令人目不暇接。
李效说:“此处有何往事?”
许凌云摇了摇头,笑道:“当年我也没有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