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同归 语笑阑珊 3458 字 3个月前

四周鸦雀无声,村子里的人被面前幻境所震撼,皆张大嘴不出一言,直到萧澜将那玉珠取出,乐声舞姿渐隐,方才陆续回过神,却也不知要说什么,只呼啦啦倒在地上,虔诚跪拜起那显灵的玉像来。

陆追又问了一回:“我能将这玉像带走吗?”

“能,能。”村长连连点头,结结巴巴道,“我这就准备红布金缎,公子……公子可当真是神人啊。”

“我可不是什么神人。”陆追扶起他,“多谢村长,也多谢诸位乡亲,愿意让我送这玉像回家。”

两日之后,两人跟随村里的后生一道,将玉像运下玉华村,暂时安置到了王城一处空宅中,又派人出海送信给舒一勇与姚小桃,叮嘱他们尽快来接这白玉雕像,若是时间来得及,应当还能喝一杯喜酒。

明玉公子的喜酒。

除了媒婆与爱说媒的刘大人,王城里的百姓闻讯都挺高兴,见到萧澜也是笑容满面,心说这英雄与英雄站在一起,也不比美人差许多。盛夏时节,杨清风也终于从闽地老友处回了王城,还顺带给陆追带了一罐子蜜饯,说是土特产。

陆追不明就里,高高兴兴收了礼物,岂料第二天萧澜就不见了人影,日日被杨清风拉着去宫里共商兵法,同看兵书,直到三更半夜才放回来,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这波亏了,血亏。

陆追裹着被子坐在床上,痛定思痛,自我反省,为何闲得没事要收那蜜饯,吃完牙疼,还换来长夜漫漫,孤枕难眠。

长吁短叹,短叹长吁。

而就在陆公子的哀哀叹气声中,天气也一日凉似一日,蝉声渐微,漫山苍翠也被红霞寸寸浸染,最终变成了灼灼艳色,与此同时,王城百姓又迎来了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

皇上回来了。

第223章 同归 白首不相离

王城外, 秋南山, 山腰有一处凉亭,初春能观花, 盛夏能纳凉, 而到了这无尽丹霞染红霜的秋天, 就正好用来给一对有情人对坐小酌,顺便再看远处人头攒动车马粼粼, 宛若巨龙游过山间。

那是得胜归来的大楚军队, 由天子统率,今日进城。文武百官一早就侯在了城门前, 百姓亦自发站在街道两旁, 准备迎接回家的将士。陆追原本也是想挤到最前头的, 结果人实在太多,连自家山海居也被食客堵了个严严实实,萧澜索性便带他出了城,寻到这处凉亭专门给他看热闹。

陆追却郁郁道:“离这老远, 人都像蚂蚁一般, 有何看头?”

萧澜问:“莫非你还想仔仔细细看清每一名大楚将士的高矮胖瘦?”

陆追:“……”

萧澜替他添了一杯酒, 笑道:“城里人挤人的,哪里有此处自在,再喝一杯?”

“不喝。”陆追单手撑着脑袋,“再喝要醉了。”能在这秋风霜林中得一场酩酊醉,虽说也是趣事一件,但有你在很难说了, 估摸风雅不起来,与风流也没关系,倒是极有可能下流。

萧澜凑近:“那亲一个。”

陆追单手在桌上一拍,清风剑被震得脱鞘而出:“先打赢我再说。”

“打赢你,可就不单单是亲一个了。”萧澜悠闲提醒,“考虑清楚。”

话音未落,三尺长剑已逼至眼前,他侧身一闪,手中乌金铁鞭腾云斩风,带出一道虚幻光影——当真是兵器谱上排行前列的武器,战场上能杀敌,霜林中能调情,百余招后,萧澜右手一扬,柔软鞭身轻巧缠上陆追腰肢,将他拉得向前踉跄两步,而后便是软玉温香撞满怀。

“不打了。”萧澜将人抱住,“动静再大一些,对面山上的军队该以为我们是刺客了。”

陆追笑着拍他一掌:“下回不准赢我。”

“我保证,”萧澜举起右手,“稳输。”

自家媳妇,莫说是输一回,输一辈子都成。

这天直到日暮西山,两人方才手牵手回了王城,赵越与温柳年还在宫中没有回来,而在饮马胡同的小院里,则是一早就挂起了灯笼,阿六在院子里撑开一张饭桌,厨房里煎炒烹炸沸腾喧闹,八盘凉菜先摆上桌,锅里还炖着鸡,香味能一直飘到巷子尽头。

温柳年饥肠辘辘,腹如擂鼓,迎着饭香一路小跑。

赵越哭笑不得,这是三天没吃饭还是怎的。

陆追与萧澜早早就站在大门口,亲自将两人笑迎到家中,阿六一边开酒坛,一边撺掇岳大刀去摸一下这位丞相大人的手,据说是文曲星下凡,摸了将来就能生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