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被催得最惨的自然是木东来。他婆娘王氏对于新式织机十分上手,偏偏又要和人一起排队拼着用,心中的无名火天天烧,,直骂木东来耽误她们纺织组的大事!

木东来苦不堪言,家都不想回,天天泡在铁匠坊和一群光棍小子干活,对织布机的事十分上心。

紧赶慢赶总算凑齐了机器,而此时的梅大娘也装好了货车,带着几个伙计和满当当的布匹、洗化品,准备重返定安城开张赚钱。

春耕结束,宁村作坊的“西海人”,又回来了啦!

第113章

自打三王登基, 定安城里南来北往的商贾忽然一下子多了不少。

人人都念叨着接下来会打仗,日子不好过,生意不好做之类的, 可新上位的皇帝们不可能过苦日子,世家大族也要保持清雅高洁的风度, 是以生活品质不降低, 该买的货物还是要强。

以前只有京城坐在龙位上那一位皇帝,先帝就算再豪奢也就一个人, 宠妃算来算去只有一个半老徐娘马氏。

可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皇帝数量翻了三倍, 嫔妃数量就不知道翻多少倍了。

正明(原西河王)帝和光统帝(原东山王)不愧是堂兄弟, 两人的思路都差不多,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后封妃。

倒也不难理解,后宫本就是世家争夺权力的主战场, 谁能生下带有家族血脉的继承者,至少可保两代门阀昌盛。

而皇帝娶世家女也不是亏本的买卖,不但白得一个精心教养出来的皇后, 而且还能从这桩婚事中获得到门阀的支持。之前薛家把薛仪微送上后位,可是许诺了给先帝送一整只亲军的刀剑, 都是龙泉剑坊的一等品, 绝对算是大出血了。

只不过薛家高估了薛仪微的魅力,皇帝又不想让世家女生儿子, 两相算计谁也没得好。有了薛家的前车之鉴,这次站队的世家就聪明多了。不但按照新帝的口味挑选女孩, 还买一送三, 确保皇帝的后宫充实丰富不说,出力也是实打实,完全不掺水。

毕竟都站队了, 再端着也没意思,不如好好辅佐自家主子,将来搏个新朝的从龙之功。

不过东西二帝的打法也不大一样。

正明帝(西河王)只走世家路线,按家世定品级,同等世家就看系谱前后位次,很给世家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