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做成快餐店模式的食肆,提供少量堂食并外卖打包服务,这倒是没什么问题。羊角巷子就在朱雀大街后身,是人流密集的繁华之地,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食客是不缺的。
有人吃大餐,自然也有人喜欢家常小菜。行商的大多都赶时间,若不是要洽谈生意走人情关系,还是简单美味的工作餐更有市场。
于是,做定安城第一家快餐店的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店铺参考现在快餐厅设计,没有包厢,只设一部分散台,开放式的选餐柜,下部安装小型炉灶保温。
一部分灶台安装在前院,与开放式选餐柜并排,主要负责炖肉等重口味菜肴的烹制。
小火慢炖的瓦罐锅,既不会泄露牛婶子的烹饪秘诀,又可以通过香气吸引食客,一举两得。
食客进门后,可在选餐柜自由选择菜肴,按照选好的菜色定价算钱,简单直接。
每日店铺还会推出固定菜色的搭配组合,套餐价格会比单选有一定优惠,用以消化销售较慢的菜色,避免浪费食材。
每日的菜单由牛婶子确定,店内的管理工作也有牛婶子负责,简单的说,就是把新食间的模式搬到定安城这个更大的舞台,足够牛婶子挥洒。
不过这样一来,牛婶子的压力就很大了。
她这几日都在抱头想菜单。刚开张的食肆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硬菜,一炮而红后面才好做下去,她这第一步必须要迈好。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用最拿手的红烧系和辣椒系,一醇厚一刺激,再搭配些自家腌制的小菜做配,算是特点鲜明。
牛婶子也不是纠结的人,既然决定了就大方去做,很快拟定好了餐单。
她留了几个熟手维持新食间的运转,自己带上余下几名妇人,一大早就乘着马车进了定安城,为两日后食肆开张做准备。
开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纵然有矩子已经改建好的房子,食材的选择和购买还是需要她自己张罗。
宁锯子倒是想要热心帮忙,无奈他没做过饭,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蔬果肉食新鲜,来了也只能拖后腿。
何况牛婶子也舍不得让他奔波劳累。矩子最近在忙着水坝建造,一直来回与九凌湖和坞堡,开食肆这点小事就不用惊动他了。
好在有定安城坐地户梅大娘的帮忙,牛婶子仅用了大半天就摸清了城中菜市场的分布情况,并且亲自做了实地考察,初步确定了两家可以合作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