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恒正要朝太子灵跪拜,太子灵却道:“先生请起,实不相瞒,本座还有一事相托,先前未曾出口,乃是不愿有相挟之意。”
姜恒一怔,继而明白到,太子灵果然是有条件的,安顿百姓,充军徭役,虽说为郑国增添了人口,但朝廷的肉食者们根本不在乎。老百姓就像田里的麦子,时候到了自然会长出来,割不完,也烧不尽,区区几场战争算得上什么?
太子灵接受姜恒的建议,同样顶着极大的压力,他一定也有条件,现在,这个条件来了。
“何事?”姜恒潇洒一笑道,“请但言不妨。”
太子灵想了想,叹了口气,姜恒便看出来了,索性道:“殿下自己也没想好?”
太子灵欣然道:“不错,正是如此,待我再想想罢。”
姜恒说:“我欠您一个情,等您吩咐罢了。”
此刻,一名武将进了殿内,朝太子灵稍一行礼,目光却落在了姜恒身上。
“这位是龙于大将军,”太子灵转过话头,朝姜恒介绍道,“我郑国上将军。”
姜恒入座,稍稍躬身。龙于道:“越人龙氏。小朋友来自何方?”
姜恒一笑,答道:“我是江州人。”
龙于看着姜恒身畔所佩的卷剑,打趣道:“哦?所以郢王找了几十年的绕指柔,就在自己国都里么?想来郢王如此醉心于搜集神兵利器,若知道在你身上,一定不会让你带到北边来。”
姜恒:“!!!”
龙于没有再多嘴,点出神兵来历后,便只淡淡一笑。
早在海阁时,姜恒便大致知道,一路上又陆陆续续听闻了不少郑国朝廷,如今以未来的帝君太子灵为首,颓老的郑王,在五年前已近乎不问政事。如今朝中军权,掌握在上将军龙于手中。相权,则由封晗把持。
最庆幸的是,将、相二人,都真心诚意地拥戴太子灵,在这点上,朝廷不会有党争的危险,这也是姜恒选择太子灵的原因之一,毕竟经年累月的内耗,对一个国家而言就像毒瘤,顷刻间就会拖垮国力。
“小先生愿意在济州盘桓一段时日么?”太子灵漫不经心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