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萧景赫捏册子的手一紧。

暗一为什么会违背命令离开杨晏清和小皇帝身边?!

电光火石之下,萧景赫想起那枚成亲之初曾经因为杨晏清要在靖北王府动工修葺而给出的令牌,之后因为事情接二连三, 那枚令牌便一直留在了杨晏清的手中。

正待说什么, 萧景赫还未开口, 士兵来报:“报告将军,狼烟自东南方向升起!”

萧景赫的唇紧抿成一条线,没有再理会沈向柳,而是朝着城墙的方向大步流星迈去。

沈向柳环视四周,想了想,找了个不妨碍人的地方坐下来眯着眼看这场并不是轻易能见的场面。

他一无甲胄,二无凭证,此时在战场之中乱跑才是添乱。

就在他的视线仔细逡巡在青州大营来往的将士中,仔细揣度衡量之际,正面半山腰处忽然划过一道暗色的幽光,那信号给的并不扎眼,若非他此时恰好面朝那个方向,怕是会就此错过。

沈向柳站起身。

他认得这种特殊的焰火信号。

***

冬日的青州自边境线的城墙向外望去,是一望无垠的荒凉,巍然伫立在大庆界碑后的便是一座经历几百年风霜被血肉刀剑雕刻出沧桑痕迹的城楼。

杨晏清勒缰急停,马匹吃力抬蹄后仰,腰部腿间用力稳住之前从被俘蛮族那边昧下的战马,杨晏清低头拍了拍马脖子,忽然想到这会可能还在靖北王府里吃马草,日常和黑鹰置气的墨骓。

可惜了,这次它没能和它的主人一同上战场。

“先生不问我同王叔说了什么吗?”萧允憋了好几天都不见杨晏清过问,此时身周无人,终于没忍住问出声来。

杨晏清挑眉:“小公子想说了?”

萧允:“……”王叔在面对先生的时候也这么憋闷吗?

萧允有些闷闷不乐地将自己与萧景赫的交谈大概概括了一遍,手无意识地攥着马鬃毛。

“小公子做得很好。”杨晏清笑着将可怜的马鬃毛从萧允的手里拯救出来,“只不过,也亏得王爷这两日脾气好,不然……”

“他脾气好?!”萧允不敢置信地转头看杨晏清,“先生怎么不说是朕放下身段主动去求和的!”

杨晏清失笑。

小崽子壮着胆子捋了雄兽的鬃毛,人家惦记着更重要的事没和你计较,你倒是先得意委屈起自己的小面子了。

他拍拍萧允的手臂,示意他看下方若隐若现的城楼。

此时黄昏已至,天色昏暗,自天边席卷而来的风沙一点点蠢蠢欲动着侵蚀白日的光亮,寒意与杀意,战意与野蛮酝酿在未知的气氛中,不远处烽火台上的士兵高举火把,面容肃穆,如同一根铁杆钉在烽火台上。

空气中隐隐约约狼粪的气味随着风被送过来,焦灼着此时青州城门后将士的肃穆,一触即发。

“青州不仅是大庆的边关,还是大庆抵御外敌最重要也必须是最坚固的防线。”杨晏清垂眸看着眼前的景象,想起前世自己埋骨的战场,血液中有一种遥远却并不陌生的悸动在缓缓苏醒。

“小公子可知道为什么边关将士众多,独独靖北王一脉历代被称作战神?”

“先生又想说他厉害,无可替代,是个万中无一的将才,对吧?”萧允撇嘴,神色恹恹,“我都知道。”

少年的脾气总会在更亲近的人面前展露,过多的劝说的确会勾起少年郎的逆反心思,而杨晏清对于萧允而言,这么些年陪伴教导,在小少年的心里,杨晏清也并不只是先生这么简单的存在。

杨晏清听出了萧允的赌气,思忖了一下,也不再多说,只笑了笑对萧允道:“等会不论发生什么,都不要紧张,不会有什么事的。”

说着杨晏清便翻身下马,将身上的那件狐裘大氅盖在了萧允身上:“把脸遮住。”

萧允下意识攥紧杨晏清塞进他手里的缰绳,有些木愣愣地按照杨晏清的话将狐裘大氅罩在了脑袋上,毛茸茸的边缘遮挡住了大半的脸,看上去有些人畜无害的傻气。

杨晏清看到这样的萧允,愣了一下,不由得想起萧景赫对兔子的钟爱,难不成那人将自己看成了……凤眸有些危险的眯起。

从腰带里翻出一个只有小拇指粗细的小竹筒,杨晏清拉开竹筒尾部的拉环,一道在黑夜中并不算很清晰,但明眼人一眼便能辨认出的浅色流光划过夜空,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