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晏清却不再去看这个尚且年幼就走在决定一国命运刀口处的少女,低眉浅笑:“如今的殿下对于周国而言并没有那般重要,大庆也没有耐心等到殿下在周国名声深入百姓之后再收服敌国,如今殿下保全了自己才有可能保全周国的百姓,否则之后若是被人煽动犯上作乱……”
“杨某教出的学生,手段只会比杨某更加冷厉雷霆。”
“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赢的可不一定是大庆!”周蓁蓁冷着脸刺了一句杨晏清,心中其实多少是有想法的。
周国百姓擅武,就算归顺大庆,大庆最多便只是将周国降为州府,派遣属地官来整顿管理,绝无可能直接派遣军队接管,那这中间周国能做的其实很多,若是真的有时间休养生息好好蛰伏,大庆总有国力衰颓内政有隙之时……
“殿下以为,这些日子杨某就只是在周国境内游山玩水,放火烧塔?”杨晏清也不介意将这些告诉周蓁蓁,毕竟周蓁蓁就算是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殿下不妨猜猜看,如今周国境内的商人,有多少是大庆人,又有多少是周国人在替大庆做事?毕竟杨某并不需要他们叛国,只是做些小生意罢了,百姓们总是要吃饭生存的,谁能抵抗带领全家老小活下去的诱惑?”
“当然不需要什么军队接管,我大庆乃是礼仪之邦,怎会对归顺的属国做出这等举措。派遣一系列州府县官接管此方土地,将大庆的国策推行施展……”
“改变州府之地大小土地上的百姓需要多少时间?一年?五年?十年?届时姓周的人的确可以谋反叛乱,可是百姓却已经全然融入大庆,不知故国。听说……周国百姓举国皆兵?就是不知啊……想不起周国曾经的模样,过得比以往更加幸福和乐,听着大庆的故事,与大庆一样的衣食住行,这样的百姓,还如何举国皆兵?”
杨晏清的做法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明谋,却让人根本无法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计谋的不断施展、扩大,继而发挥效用。
周蓁蓁怔然半晌,突然苦笑了一瞬,缓缓道:“大庆有帝师,还真是千秋万载之幸。”
杨晏清淡然地坐在殿中,眼帘微垂,语带轻笑:“不过一读书人,殿下多誉了。”
“读书人……”周蓁蓁喃喃自语着,说起来,周国境内似乎从未出现过这般惊才绝艳的人物,大抵是因为一个从心底崇尚武艺,认为武力镇压能够带来一切的国家,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失败。
“先生铺垫了这许久,便直说吧。”周蓁蓁收起面上的失落苦涩,挺直了脊背站在杨晏清面前,“先生需要我做什么,才肯帮我压下周国境内的宵小,不让周国百姓再度遭受流离失所的战火侵袭?”
“我大庆的陛下尚且缺一位出身高贵,镇得住朝廷大臣的皇后。殿下可有兴趣?”
“……哈?”
“同样是万万人之上的位置,让周国成为大庆的姻地,岂不是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法子?不再是京城里一个人人看不入眼的亡国之侯,而是以一国为嫁助大庆统一的皇后。”杨晏清的眼中终于展露出峥嵘锋芒,目的也终于显露出来,“我可以帮殿下以最无人置喙的姿态成为大庆的皇后,只需要殿下来日登上凤位之后,也替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
“我要殿下所出的第一位嫡子自幼被送到青州由我教导长大。”
这就意味着周蓁蓁不仅要坐稳皇后的位置,且还要在嫡子如此金贵的条件下,说服萧允将以后很有可能成为太子的嫡子送到青州,在那片他一向忌惮的土地上长大。
“先生可曾想过,大庆皇帝尚且年轻,比皇帝更不好当的,是身强力壮正值青年皇帝的太子?”周蓁蓁并不笨,相反,这个小姑娘十分聪颖,虽然在政务上尚且有几分生涩,但是在内廷争斗上,她长于周国内廷,自幼见过的手段不计其数。
“那是我的事。”杨晏清淡淡道,“殿下如今要忧虑决断的,是眼前。”
*
作者有话要说:
保持更新频率差不多月底之前应该就完结啦,正文还有一些收尾和甜甜,宝贝儿们想看什么番外呀?
我提前打一打大纲hhhh
花哨不放番外,到时候借一步说XD
————
感谢宝贝儿琴書予铭的地雷~啾啾啾!
第103章 气运【一更】
那日从宫中回来之后, 杨晏清便再也没有出过院子,萧景赫也着实是美滋滋地享受了一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宝贝儿贴贴温声软语的日子, 可惜躺着享受的好日子总是不长久,随着蛊婆婆和师老爷子两个人的到来, 带着萧允密旨的沈向柳也随之而来。
“差不多了吧,王爷?杨大人?”沈向柳用脚够了椅子过来坐下, 正对着大白天床帐拉得老严实的床榻, 双腿交叠衣摆一抻, “您二位再不回青州,我家的愣头青要石化在青州变成望夫石了。”
“姓沈的, 你是不是不知道敲门二字怎么写?”萧景赫阴沉的声音从帐子里传出, 声音里还夹杂着压抑的暗沉。
“我敲了。”沈向柳不光坐在那, 手里还不知道从哪端来了一盏茶, 正揭开盖子一点一点抹着茶沫子, “是你们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