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皇帝和官员了。
就连那两位夫人都惊呆了。
作者有话说:
关于假扮官员这个,说一下历史上几件类似的事吧。
清朝:
一:无官而诈称有官
a.罗青云在外贸易折本负欠,无钱回籍,冒戴翎顶,假称守备职官,借得岳峻白蜡转卖,后又复央其作保,立约认息,转借银两,冀图回籍变产清还。
b.胡峻唆使捐职布经张楷冒充户部专差,令胡连等六人分充书役跟班,先后诈得孙锦、刘克让等钱十五千五百文分。
二:假冒官员亲属
a.崔士玉捏造庄亲王谕帖骗得崔光岫财物,又冒称王府亲戚写信索助。
b.徐声扬捏名赵淮荣,冒充吏部尚书朱宅家人,向吏部书办散帖请分,计赃一两以下。
《刑案汇览》
*
明朝:
吏部奏本部听选官及监生人等,无虑四万余,先因员多缺少,请令诸待次于部者给假省祭于家,行之既久,弊日以滋。
有其人已故而或冒其名入选者,有坐事为民而所司一概起送者,有家贫不能就选而以所领文移鬻诸人者,有罢职污吏诈丧冀幸复任者,有匿丧移易日月转他处求文移起送者,岁贡生员冒名冒籍因而授官者,有称贷于人初领文凭即为债主所夺,无以为赎,捏诉所司,幸得赴任者。乞行天下巡抚、巡按等官周悉防范,仍听本部榜示禁约。
诏可。
《明实录宪宗实录》
【翻译:大概意思就是,全国等着上任的进士、举人、监生足足有四万多人,因为人多官少,只能让他们暂时回家,搁得久了,就出了一堆祸事(具体祸事我不详细翻译了)其中就有:有的人去世了,然后有人冒名顶替。有人家里贫穷,干脆把所领文移卖了。有人冒名冒籍得以当官。】
*
假官临清州大使许文光,冒以己故胡文光文凭,鬻顶之任,仍捏疏复姓。事觉,与书办周建宇并论斩。
《明实录神宗实录》
【翻译:有个叫许文光的人,冒充已故官员胡文光的文凭,顶替他上任。还谎称自己因事改姓,打算改回许姓,后来事发了。】
*
第46章 苍天啊!官贼勾结,还有天理,有王法吗!
“你……”县令夫人深呼吸一口气:“还想要两个正妻!你怎么不想上天呢!你看看你配吗!村口配钥匙的都比你配!”
而且, 人要是暴毙了,家产给谁,祖坟葬谁?
更别说, 这个人还诈假官!
荥阳县县令的大脑都被这几句话弄蒙了:“夫人, 你……”
这还是我那个柔柔弱弱的夫人吗?
县令夫人发觉好几个官员震惊的看着她, 顿了顿……当场就是弱柳扶风地一跪, 跪下就哭,哭得肝肠寸断好像自己柔弱不能自理。
实际上, 口齿清晰, 条理分明:“求陛下做主!先夫虽是病故,然而尸体不知被此人抛去何方, 又是以甚么身份下葬, 只怕这五年来当了孤魂野鬼,收不到香火怪不得妾这五年来,日日浅眠难睡, 想必是先夫托梦,只妾不知其真意……”
翻译:陛下,他虽然没杀人, 但他冒领了人家的身份害得人家没办法下葬受香火, 这不关我的事, 他做的事情我半点不知情啊,我还经常睡不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