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抱负

萧玉琢尴尬的点了点头,“公主放心吧……”

放心她绝对不会帮忙想办法,如何讨好越王!

“嗯,那我且回去看看,我那些个调教出来的男宠,有几个机灵又眼力劲儿的,再好好教导一番,也好送给越王!”南平公主一脸认真。

萧玉琢:“……”

南平公主面带慈爱笑容的抚了抚自己的肚子,又说了会儿孩子的话题,终于等到重午来。

她看到重午,流露出的羡慕和欢喜,是实打实的。

仿佛看到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已经长得像重午这么大,这么机灵可爱了一般。

重午嘴甜,看到南平公主送他了那么多好玩儿的,当即谢个不停。

把南平公主哄的笑靥如花。

南平公主呆了不多久,便有公主府的家仆来催,说是驸马爷叫人来接了。

萧玉琢暗自好笑,先前公主嫌弃王敬直只爱工匠设计的活儿,却有些看不上他。

原来根儿上不是看不起他的专长,而是看不上他在某些事情上的温吞畏缩……

送走了一脸幸福的南平公主。

萧玉琢还没好好抱抱自己儿子呢,丫鬟便说,“十五娘来寻娘子了。”

纪王被关押,纪王府的家眷全部都在看管之中,纪王府一直被守着。

倒是先前离开纪王府的十五娘,因祸得福。如今还自由自在的呆在萧家。

萧玉琢让人请她进来。

十五娘脸上气色好了许多,笑容也多了。

“姐姐,我又来搅扰你了。”十五娘笑着温声说道。

萧玉琢嗔她一眼,“这话说的比南平公主还见外呢!”

十五娘也笑起来,说了会儿闲话,她忽然话音一转,“我记得菊香说过,她见过的那女学馆,是在宛城?”

萧玉琢点了点头,“是啊,怎么?”

“姐姐在宛城住了许久,且姐姐又是极有眼力之人。不知姐姐可曾了解那女学馆的事情,比如学馆有何规制,如何承办……”十五娘问话间,脸面不由微微涨红。

萧玉琢愣了愣,这事儿那她真是再了解不过了。

“十五娘怎的想起问这些?”

十五娘不好意思的垂了垂头,“姐姐知道,我的身体是好不了了。我也没想着再嫁人,总这样呆在娘家里,靠着娘家人养着……就算旁人不说闲话,我自己心里也别扭。”

萧玉琢微微点头。

“这么一想自己的后半生,都是这样了,只觉灰暗灰暗的,好似没什么奔头……可想起菊香说的那学馆,却又觉得颇有意思。”十五娘脸面微红,眼神却晶晶亮的。

“再者,你看现在大伯因为《罪己书》广为人知。当初大伯站出来说,自己被药瘾控制的时候,整个萧家那气氛?好像是天都塌下来了,还以为世人的唾沫星子都要把萧家淹死了!

现在再看?多少人推崇大伯?单是如今抢着印制大伯新写书籍的印制坊,那是挤破了头踏破了门槛的!

再看四叔,四叔原本作工笔画,精妙世无双。却也只能被皇室,被士族们欣赏珍藏。百姓们有谁能见一见,摸一摸?又有多少人知道四叔的名号?可如今呢?上至老朽下至孩童,说起四叔的四宫格漫画,没有不交口称赞的,还能连比划带讲的给你讲上几个故事呢。

我就在想,也许人的这一辈子呀,真的不用墨守成规。一条道走不通,觉得是个死胡同的时候,说不定转个脸就柳暗花明了。”

十五娘这一口气,说了好些话,竟把萧玉琢都给说愣了。

她怔怔的看这十五娘,“你当真这么想?”

十五娘笑了笑,微微颔首。

“不用墨守成规,转脸柳暗花明!这话说的多好啊!”萧玉琢激动的握住十五娘的手,“你能这样想,当真是太好了。当初我还怕,你从这件事儿里,难以走出来呢!”

十五娘笑了笑,“这还是要谢谢姐姐,谢谢姐姐身边的菊香姑娘。”

萧玉琢垂眸想了想,“那具体的,你是想怎么样?”

“办学馆,我是不敢想。但我想着,是不是能在长安也办个女私塾,你知道,咱们这样的家里,是请了先生到家里教习女孩子们读书的。可外头请不起先生到家里的女孩子,根本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十五娘轻叹了一声。

“女私塾?”萧玉琢凝眸想了想,“长安乃是皇城所在,整个长安社会风气的改变,是应该从国都开始。”

“姐姐说什么?”萧十五娘没听懂。

萧玉琢笑了笑,“我说你的想法很好。这事儿可行。我听说宛城的学馆不久之后也要重开了,你若真是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一起去宛城一趟,你自己到那儿看看。”

“当真吗?那可真是太好了!”十五娘猛地合手拍了一下,“太好了。”

她满面欣喜。

萧玉琢点了点头,“当初宛城的学馆关闭,就是因为先太子掀起内乱。如今先太子都不知道躲到哪儿

去了,外患一减,学馆就会重开了。”

“姐姐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十五娘惊异。

萧玉琢笑了笑,“这不是明摆的么?”

十五娘哦了一声,“姐姐的眼光果然锐利。”

萧玉琢笑而不语。

她这边刚支持了十五娘的想法,没想到十五娘转脸就被人叫去呵斥了一顿。

“开什么私塾?还是女私塾?有女人家的这么不安分的么?”

厉声呵斥萧十五娘的人,此时正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萧玉琢恰好带着菊香,做了茯苓糕来送给祖母。

刚走到门口,便听到里头声色俱厉的斥责。

门口的丫鬟要进去通报。

萧玉琢伸手拽住那丫鬟,冲她摇了摇头。

丫鬟没动。

她仍旧站在门口听着。

“孙女觉得,这也没什么丢人的,办私塾又不是坏事。”十五娘不急不慢的说。

“办私塾不是坏事,但却不是你该干的事儿!纪王倒了,你能呆在娘家,是皇恩浩荡,也是你运气好。你不安安分分的在娘家呆着,等到纪王的事情,彻底落定了,好再谋个出路,你瞎折腾什么?”老夫人很生气。

十五娘忙道:“祖母别怒,气坏了身子……孙女也不是要瞎折腾,这就是孙女想的出路啊。孙女做个女先生,教那些读不起书的女孩子们,也能识字读书明理,这没什么不好吧?”

老夫人气喘吁吁的,没有开口。

“如今这是孙女最想做的事儿,旁的事儿,孙女觉得没意思,也不想去做。”十五娘小声说道。

“呵,你定是同十一娘走的近了吧?也受了十一娘的影响?”老夫人语调嘲讽。

萧玉琢在萧家族中行十一。

听闻老夫人都说到了郡主了,却还不知道人就在门口站着偷听呢。

那丫鬟不淡定了,她转身就要进屋去。

萧玉琢上前一步,拉住那丫鬟,抬手捂上她的嘴,笑意盈盈的对她“嘘”了一声。

“你能跟人十一娘比么?人家的娘亲是长公主,人家的夫君是吴王,且手握兵权。人自己还是有食邑的郡主!你算什么?你跟她学?”老夫人厉声说道。

萧玉琢皱了皱眉头。

若不是她几次帮助十五娘,这话一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都被挑拨了吧?

祖母还真是……不叫人省心!

“孙女看得清自己,没想要跟郡主比。郡主做大事,我做不了。孙女就想办个小小的私塾,也不为钱,也不为名的,就为了给自己找个有意义的事儿,给自己的心里找个寄托。”十五娘没有生气,语调一直和缓。

“当真要找个寄托的话。就该听我的,”祖母放低了声音,悄声道,“等纪王……再找个人嫁了……”

她声音太小。

萧玉琢也没听见,只大约能猜出是要叫十五娘在纪王被处决以后,另嫁他人。

十五娘已经知道自己不能再孕了,不能再生的女人,再嫁只怕也是个悲剧。

这不是拿刀子往十五娘心口上戳么?

萧玉琢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祖母可在休息?十一来给祖母送些茯苓糕。”被她松了手的丫鬟,可怜巴巴的看了她一眼,只好装模作样的应道:“老夫人没睡呢,这会儿十五娘来请安了。郡主稍后。”

丫鬟转脸进门,头都快垂到胸口了,“老夫人,郡主来给您请安。”

老夫人这会儿已经听见了,她又看了十五娘一眼,“这话你莫再说了,我不同意。叫郡主进来吧。”

萧玉琢带着菊香进门,满脸笑意,“菊香说,茯苓糕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这季节吃对身体甚好,有保养之效。只盼着祖母喜欢。”

“郡主如今倒是越发的懂事儿了。”老夫人点了点头。脸上却略带些严厉。

菊香将茯苓糕交给老夫人身边的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