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娘回来的时候已是快过酉时,外头的天早就黑了下来。
除了那些要熬灯夜读的读书人家外,村里大多人家都是不兴夜里点灯的,这也是为了省油钱,一入夜就黑漆漆的一片儿,只能听到野地里的虫鸣蛙叫声。所以,陈老娘这一路走过来也就只能借着点夜里的月光,慢悠悠的走着路。
好在,村里的路她都不知走了多少遍,早便已经熟了,尤其是自家门前的这段路,陈老娘哪怕闭着眼睛也能走过来。这会儿,她手里提着个大菜篮子,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一段路,眼见着快到家了,步子不免更急了些。
这一着急,陈老娘险些便要被前头的土疙瘩绊了个踉跄。但陈老娘站稳了身子后也没停下歇口气,还是脚也不停的往屋里去,摸索着到了自家门口,便抬手敲了敲门。
屋里随即便传来熟悉的声响以及匆忙的脚步声,只是这脚步声很快便停在了门口却没有要开门的意思。
陈老娘却并不生气——这年头,家里青壮男丁都服兵役去了,余下的多是老老小小,陈家尤其可怜些,家里老头子去得早,如今竟是连个扛事的男人都没有,这一入夜就要提心吊胆的,生怕遭了贼,要不是熟人来都不敢开门的。
所以,等到屋里的人到了门边,陈老娘方才小声道:“二丫,是我!”
紧闭着的木门终于开了,里头站着的真是陈老娘的二闺女陈二丫,她约莫十一二岁,只是因着吃穿不够,脸颊瘦削,身量瘦弱单薄,远远看着倒像是七八岁的小男孩。饶是如此,这小姑娘手里还是有些吃力的抱着个没满一岁的小男孩。
农家姑娘懂事早,陈二丫这年纪已是十分懂事,家里许多的活计都是会的,还能帮着陈老娘照顾孩子,要不陈老娘也不放心自己一个人出门。
陈老娘一见着女儿和孙子,心就软了,忙不迭的进门来:“哎呦,快进去,我来关门。夜里风凉,可别冻着你们了。”
陈二丫很懂事的抱着孩子往里走了几步。
陈老娘关了门,这才将自己手里的那个菜篮子放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