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的桂花村里,春天终于来了。
暖风徐徐,此时正是最温暖适宜的五月,花花草草和山上的野菜都长得极好。地里的活计也没有之前那么繁琐了。
午后的桂花村的村民们,难得享受片刻的宁静。
叶梨带着三个孩子,已经搬出程家老宅两个月了。
他们在新宅子里,住的很是自在。
尽管日子忙碌了些,程建东每天上午都会去上工,中午吃过饭,会被亲妈盯着睡上一觉,如果他不肯睡,他这个从前万事不管的亲妈,就会在一旁幽幽的说“睡不饱的孩子将来是长不高的”。
个头的确不算高的程建东:“……”
曾经的小混混程建东,就只好咬牙忍了。
他不但想长高,还想自己的头发越长越长咧。
当然,他养头发不是为了好看什么的,而是想着养长了就拿去县城里卖掉。尽管他们搬出来后,日子好过了许多,其实不需要他养头发去卖了,可现在养都养了,那就养完这一遭再说好了。
到了下午,程建东有时候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山上,或是打猎,或是采摘些野菜野果子,有时候就会待在家里,给菜地浇水施肥、劈柴、帮忙做饭,拿着亲妈从县城论斤称来的几本木工书上的图册,学着做木工,最起码现在是会做条凳和小桌子了。
等到每天晚上时候,一家人就都会待在正房的客厅里面,他那个妈妈就会给小弟讲故事,他和桂花就会在一旁听。
桂花有时候听得专心,有时候就会拿一些小人书来看。左右家里的油灯点的亮堂,看上一个来小时,也是没问题的。
程建东就会在一旁可怜兮兮的翻字典——他这位亲妈给了他一个重大任务,叫他给桂花取几个好听的名字,然后叫桂花自己选,选好了秋天的时候,桂花就能去上学了。
而且,还叫他也一起去上学,一定要记得自己补习功课云云。
程建东:“……”
真是越来越不懂得这位亲妈的操作了。
可是,他们的日子的确越过越好,也就是了。
程桂花依旧不爱说话,只是她脸上的笑容比原先多了许多,人也渐渐的开始有了干活之外的癖好——她喜欢发呆和看书。
虽然现在识字不多,但她可以有小人书可以看,程桂花每天还能有不少可以发呆的时候,她觉得,这样的日子,是可以过下去的。
至于名字……她自己其实没什么好纠结的,妈妈原本是叫她自己取,可她取不出来,就叫哥哥给她多取几个,她自己选。
好吧,这样也成。她只要负责做选择题就好了。
程桂花这样想着,就坐在院子里,看着蓝蓝的天空,什么都不做,就只发呆。
叶梨哄睡了程建西,出来就瞧见这样发呆的程桂花。
叶梨:“……”
她默默地自我催眠,其实发呆也可以是个很好的爱好来着。
叶梨对于孩子们的爱好选择和事业选择,也并没有什么太过干涉的想法。
这么想了一遭,叶梨却还是决定等下次进城,要去废品站里,去多买些书来,这时候也不知道有没有那种教小孩子画画的书籍。程建东坐不住,桂花是坐得住的,她可以画画来做消遣。
叶梨下定了决心,就拍了拍程桂花的肩膀:“陪你弟弟去午睡,妈妈来翻晒这些草药就好了。”
程桂花戴着大草帽,歪了歪头,露出了一张被养的雪白的皮肤细腻的漂亮脸蛋。她没有说话,只点了点头,就去井口边,洗了脸和手,才去房间里陪着弟弟睡觉。
叶梨也戴了一只大草帽,开始翻晒手头长成的要晒干的药材。
——原身到底病了许久,想要病愈,也得有个由头。
而原身打小就有这心疾,家里曾经也是找过中医大夫,给她抓草药治过病的。原身离开家之前,都一直在喝着药。
后来嫁到了桂花村,出嫁前,原身也说好了,结婚之后要继续喝药,程家同意。
只是后来要怀孕,就没继续,等生下孩子后是哺乳,也不能喝药。
等到生下程建东一年后,原身想要继续喝药的时候,程家人则说,还得继续生孩子,就别喝药了,没见她喝了这么多年也没喝好,没准这药方子不对,而且,这是药三分毒,万一影响了未来的孩子怎么办?
于是,原身这药,就算是停下了。只偶尔病重时候,才能喝上几回。
但村子里认识原身久的人,还是知道原身曾经是喝药的,也是带了药方子过来的。
叶梨现在开始自己种植晾晒草药,去县城买药,自己熬药,这些事情,村子里人没过多久,也早都知道了。
大家还叹,说程大媳妇也是真的受不了程家了,在程家连生个病都没药吃,而且他们都去问过了,程大媳妇的药,价钱也不算特别贵,还能自己种,自己炮制,等炮制好了,自己弄药吃,价钱就更便宜了。
可就是这样,自从程大媳妇嫁到程家,准备
怀孕,就十来年没能吃上这些药了。程家这是真心要逼死这个儿媳妇啊。
尤其是程家并不缺钱,叶梨子当初嫁人时候,就表明了态度自己身体不好,要日常吃药。程家明知道这些,娶了叶梨子,却不兑现承诺,啧啧。
怪不得要搬出来!
没瞧见搬出来后,这程大媳妇自己可以吃药了,也可以给那个小的和她生了一样病的一起吃药了。
村子里许多人见状,都对叶梨一家深表同情,觉得他们搬出来是正确的选择。
——不然呢?继续待在程家,被每天非打即骂的?然后连个药都没法子吃?
没瞧见那叶梨子生了小的后,很长时间连床都下不了?小的那个更是连外头的模样都没瞧过几回?估计他们要是再不分家,这母子两个非要死在程家不可。
而程家,明明有钱,明明手里握着程大那些年的各种工资福利,还有死后的赔偿金,结果却故意放任程大的媳妇和小儿子去死……啧,果然是人心啊。
桂花村的村民们对待叶梨一家,态度越发好了,尤其是瞧见叶梨稍微懂点治病的东西,对于治疗风湿之类的药酒,也是会做的,只是苦于没有材料,对和她一样的类似心脏问题,她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他们对叶梨这一家就更好了。
至于什么因为中医而把他们给打倒什么的,那是wg活动前期,才有的事情。
等到大家开始生病,然后发现西医根本不管用或是价格太贵,中医又找不到,或是已经视他们为仇敌的时候,人们早就反应了过来,开始后悔。
尽管这个活动还没有彻底结束,可很多地方的人们,已然清醒了过来,对待懂点稍微懂点医术的叶梨,态度也非常的好。
大队书记还来询问叶梨,是不是愿意在大队里任职,被叶梨拒绝了。毕竟,她现在的身子骨仍旧不太好,还要照顾心脏比叶梨子更差的程建西,并没有时间和空闲。
程家人则是受到了村子里许多人的指指点点。连带着出嫁的两个程家姑娘,名声也有些受损。
毕竟,桂花村有眼睛的都瞧得清楚,从前叶梨子和程建西,都在屋子里住了三年了,身体坏的压根出不了门,现在终于能出门了,不但是叶梨子,连带着程建西也能在日头好的时候在院子里玩上一会,可见是真的身子好了。
可人家的身子怎么好的?
还不是在程家的时候,程家人不叫吃药,现在搬出成家了,人家自己当家做主了,去县城里配了药来吃,还在院子里种了些草药,想着以后自己熬药吃吗?还说了这些药的价格都不昂贵。
然而就是这便宜的救命的药,程家之前都不肯给母子俩买。真真是怪不得人家非要搬出来了。
程家这么多人,这些人的心啊,竟也没一个好的。
程家人这些日子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叶梨这病,程家人都是知道的。
刚嫁过来的时候,也是吃过几天药的,每天自己弄个小炉子熬药,后来程老太听说,是药三分毒,要是毒性传给肚子里的孩子就不好了,这药才停了。
这一停,就再没能吃过。只很偶尔时候,叶梨子病的真的在床上起不来了,程大才会去县城抓点药,回来给叶梨子煎药。可等叶梨子能起床了,这药就又停了。
程家人于是就不把这个当一回事。现在再看,叶梨自从搬出去,开始每日吃药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听说前几天还上了趟山,可见原本就是该吃药的后,顿时心中五味杂陈。
既怪这个叶梨子当初怎么不说?又想着就算说了又怎样?程家哪里会有人供着她吃药?
于是,这个苛待儿媳妇的名头,程家也只能认了。
连带着程老太之前打骂儿媳妇的事情,也被人给说了出来。
惊吓的村子里的小孩子们,都不敢往程家跑,也不敢和程家的小孩子们玩了。
程家人只能庆幸,幸好现在孩子们年纪都还小,不到要说亲的时候。否则,这名声,可就坏喽。
程兰兰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那个她以为的“刀子口豆腐心”的奶奶,曾经,真的是个容嬷嬷,还是个真正恶毒的容嬷嬷。
她被吓得也在房间里躲了两天,不敢去看奶奶。
钟梅对此没甚反应,也没有为她的婆婆说好话。就她的认知和三观而言,程家没有一个是她看得上眼的,这个婆婆,和童话故事里的恶毒巫婆,还真的没差了。
既然是恶毒巫婆,女儿不肯跟她好了,钟梅心里也是没甚意见的。
只是,钟梅还是算错了。
她知晓自家的女儿聪明,比别家的孩子都机灵,心眼多,懂事的也早,以为女儿知晓了程老太的“恶行”和秉性后,以后就不会和程老太这样亲近了。毕竟,程老太,真心算不上是个好人。
可程兰兰在屋子里憋了几天后,程老太叫程老四给她送了好多小玩意来,还给她送了文具盒和小书包来,说叫她跟着哥哥一起去上学后,程兰兰就又高兴了起来,重新跟程老太
好了。
钟梅见状,蹙眉不语。
钟家桐在县城的工作已经办妥了,是去火车站工作,当乘务员。尽管辛苦,但能从京城那个风头浪尖里抽身出来,偶尔路过京城,还能去看看父母哥哥们,钟家桐已经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