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燮一场酒后吐真言, 让苏清漪更加能理解这个被称作父亲的人,原本父女之间还有的那一点点隔阂, 也随着他说出的那些话彻底消失了。
因为时间比较匆忙,所以武宗明只在临江停留了两个晚上, 然后就要坐海船去蔚县, 再转到京城。
到了武宗明离开那天,苏燮和苏清漪一同去送他, 师兄弟依依话别,苏清漪其实也有些舍不得这位有趣的伯伯, 气氛一时有些伤感。
武宗明拍了拍苏燮的肩膀:“听师兄的,过了年就收拾收拾来京城,刚好把你弟子的婚事办完, 你也没什么可挂念了。”
苏燮满腔的伤感被他这一句话又给戳了回去:“师兄……”
“哈哈哈……我就是随口一说。”
苏燮无奈地摇摇头, 这两天师兄逮着机会就怂恿他去京城, 就连要离开了也不忘记。
苏燮知道他的意思,京城毕竟是文荟之地, 便是有什么消息也快些,再者, 自从运河开通之后, 从京城到江津走水路, 倒也不比从临江走慢。
且武宗明的族兄在京郊的应天书院当先生,应天书院的山长与他们的老师崇明先生也有交情, 赚钱养家的途径也解决了。
武宗明也是为苏燮着想, 毕竟以他的才学, 在临江开个小小的私塾也实在太屈才了些,赚的那点银子还不够买笔墨的,更别提连看邸报的途径都没有。
苏燮也不好告诉他,苏清漪写话本的事情。其实苏燮也是有些心动的,只是想到苏清漪毕竟已经在这边闯出了一些名头,她一个姑娘家,有这样的成就不容易,且京城那边民风更保守,对女子更苛刻,他也是想推迟些日子,好歹护着女儿再开心些时日。
武宗明见劝不动苏燮,也没有办法,他是知道这个师弟的,一旦打定主意,那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双方又互相嘱咐了一些话,武宗明才依依不舍地上了船。、
送走武宗明后,苏燮有好几天兴致都不太高,好在还有张罗郁长青与顾三娘婚事的事情暂且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苏清漪比他却还要忙碌地多,自从和父亲商量了,又一同去看了鸿昌茶楼后,终于决定买下来。付了钱,在官府过了契,这才在屋檐下挂了红色的木牌,又在牙行登记了一下,准备年后租出去。
忙完了这件事,苏清漪才有空和父亲一起张罗师兄的婚事,同时,还要赶紧写《仙缘》第四册 ,听叶奉书说,每日不知有多少人来问第四册什么时候出呢!
她忙得头晕脑胀,原本还计划着什么时候再上门找小侯爷赔罪的,却也被忘到九霄云外了。
萧泽倒也不是故意不见她,只是每次一想到苏清漪,他就觉得浑身不对劲,还以为自己生了病。怕外祖担心,他还偷偷摸摸在外面看过几回大夫,只是都没什么结果。
只是苏清漪连着上门找了他三次,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想着她下次再来,自己一定见她。
谁知,这第四次却是遥遥无期。
刚开始,萧泽还担忧,是不是自己避而不见太过分了,让苏清漪都不敢上门了,他还特意让护卫去巷子口看看,苏清漪是不是不敢进来。
后来,他开始担忧苏家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派人打听才知道是苏燮的师兄上门了。这是大事情,萧泽便安心等着他们招待完客人。
好不容易,武宗明都上了船的,萧泽觉着苏清漪这回该上门了吧。
谁知等来等去,竟等来她的师兄要成婚的消息。
萧泽有点等不住了,本想上门去找苏清漪的,可想到上次被她父亲撞到那一幕,他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