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外, 淮王、潞王、郑王并排站着,等候皇帝召见。
潞王有些忐忑不安,“陛下不会生气了吧?三王同到安远侯府求婚, 还是每个人都经过陛下同意的, 显着他老人家有些昏愦似的。”
“你才昏愦呢。”郑王不悦。
“阿颢,莫胡说。”淮王训斥。
潞王不服气, “我说错了么?你们说说,如果一家子三个少年郎都到另一家求亲, 每个人都有大家长的允许, 谁不会说那大家长是糊涂了啊?”
“有本事你到我父皇面前也这么说。”郑王咬牙。
“那我便不敢了。我就背着他老人家唠叨, 当面绝对没这个胆子。”潞王冲他扮个鬼脸。
郑王生气,面沉似水。
“陛下宣潞王进殿。”内侍过来传皇帝的话。
潞王忙整整衣衫,笑道:“五哥, 六哥,小弟不客气了。”得意的跟着内侍进去了。
“五哥,你看看这个阿颢,仗着父皇怜惜他, 在咱们面前也这么狂。”郑王冷笑道。
淮王面色端凝,默默无语。
郑王自说自话,很没意思, 眸中闪过忿忿之色。
潞王在外面还挺自在的,进到殿内,见着皇帝,他也就规规矩矩了, “臣拜见陛下。”
皇帝手里拿着奏折在翻看,也不让潞王起来,开门见山的问道:“阿颢,你为什么想娶江蕙?”
潞王知道皇帝政务繁忙,没功夫和他闲聊,一下子紧张起来,“这个,这个,陛下,我早就起了这个念头了,可那时我不知道她到底长什么样子……”把那天在穆王府外的事情说了说,“……过后我在齐王府又见到了她,我后悔极了。早知道她长的那么好看,我就应该让她到您面前告状,这样我不就顺理成章娶到她了么?也不用等到今天,和五哥六哥还有何相爷的小儿子相争了。”
潞王本来就不敢在皇帝面前撒谎,被皇帝冷不丁的这么一问,心一慌,更是全盘托出,丝毫没有隐瞒。
皇帝提起朱笔在批示着什么,随口问道:“那晚小火和你在一起,对么?”
“是,五哥和我一起的。”潞王小心翼翼的道:“我担心江姑娘告状到御前,央求五哥,五哥替我出面转圆的。不过,皇伯父,五哥不喜欢您叫他小火,他说他都长大了,不应该再叫他的小名了……”
皇帝批示完,手中的笔啪的一声拍在御案上。
潞王心颤了颤,忙端端正正的跪好,不敢再多说话了。
皇帝微微皱眉,伸手按着太阳穴,“按你这么说,你早就有了求娶的心思,也在齐王府见过江蕙了。那为什么直到今天,你才向朕提出婚姻之事?”
“陛下,臣早就央求过皇伯母。皇伯母说……说江姑娘母亲和离另嫁,身世有些尴尬,不宜聘为王妃,所以……”潞王吞吞吐吐。
“皇后拒绝你,你就把主意打到朕这里来了。”皇帝声音平静,听不出是喜是怒。
潞王哭丧着脸,“陛下,臣知错。唉,臣自幼父母双亡,无人教导,做人做事难免有不足之处。如果臣的父母尚在人世,悉心教诲,臣也不会说糊涂话做糊涂事了……”
这是潞王的法宝了。只要他哭诉是父母双亡的孩子,皇帝总会心软放过他。
这一次也没有例外,潞王干巴巴的哭了两声,皇帝把手中的奏折扔下,道:“别哭了,滚出去吧!这次朕不跟你计较,下回再敢在伯父伯母面前耍小聪明,看伯伯怎么收拾你!”
潞王轻易就过了关,大喜叩谢,“是,皇伯父,孩儿再不敢了。”皇帝挥挥手命他出去,潞王再拜起身,临走前犹犹豫豫的转过身,“皇伯父,那孩儿的婚事……”皇帝淡声道:“朕会吩咐翰林院、兵部出题考较,得胜之人,才有资格做安远侯的女婿。”
“孩儿的文才武功哪比得过五哥?”潞王愁眉苦脸。
“你和小火同一年出生的,文才武功比不过他,你还有脸说?”皇帝脸上隐隐含着怒气。
潞王垂头丧气,“您老人家教训的是。”唉声叹气的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