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照旋收了剑, 凝视长空,忽觉索然。
她曾无数次畅想大仇得报多么快活,把宁正阳杀了该有多么解气, 这是她多年的动力之一,某些时候、比如在追杀中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这是她心中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宁家、秦家,或者再加上谢家,构成了她数千年痛、恨、怨纠缠,让她于苦痛中疲惫, 又于苦痛中生出不甘。
她有无数个理由放弃,有无数次机会停留在过往,但路只有一条, 机会只有一次, 哪怕她稍微迟滞一刹,便不可能走下去。
但她还是走下去了。
她曾无比不甘甚至嫉恨宁正阳,为他的一帆风顺,为自己的道阻且长。她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天生什么都有,而她每争取到一分, 便有人要从她手里抢走三分。
然而宁正阳陨于她剑下。
就这么轻易的、毫无声息的,她大仇得报?
陆照旋唯觉索然。
报仇也许是世上投入最大而收获最小的事。那些亡命奔逃、狼狈不堪、朝不保夕, 没人理解,也没人会同情,咬牙挺过、侥幸生还后,没有人迎接, 报仇之后,也没有人喝彩。
全是一个人的、微不足道的、湮没在红尘中的悲喜。
大仇得报,只觉一切皆空。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千载坚持没有意义, 更不意味着她该放下仇怨,去念诵“冤冤相报何时了”。这对她吃过的苦、受过的痛不公平。
她千年坚持不是为了放下。
“我不原谅。”她低声说着,消失在天光里。
宁家老祖遥遥而望,总觉心神不宁。
很久没有人在蕃城闹事了。在他记忆里,上次这么做的人,是那个曾经在宁家学道,最终杀了他们宁氏子、躲过追杀的女修。
那时她刚刚凝婴了,简直初生牛犊不怕虎似的,径自回了蕃城翻江倒海。宁正阳去拦她,哪里拦得住?她也不正面交锋,就是逮着机会给宁家搞破坏,最终扬长而去。
当时宁家正要争三大世家的某个机会,给她这么一闹便彻底吹了,让他好一阵恼火,恨不得把那女修给大卸八块。
然而更多时候,他对这个女修很惋惜。作为宁家老祖,他在乎的只有整个宁家的利益,某个不肖子弟对他来说是随时可以牺牲的存在,如果可以用以换取一个元婴修士的亲近,他只会亲手把人剁了。
但世事奇妙便在于没有早知道。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天资奇差、福缘浅薄、凡俗出身的修士能在重重截杀下越战越勇,不仅没死,还一路走下去,最终凝婴。
对于流洲来说,世家出身的元婴很多,离了自家势力范围便没什么名声了。然而若是元婴散修,至少在附近一大片都是有名有姓有数的,因为他们非常稀奇。
似陆照旋这等,便更是声贯流洲,名传南北了,说一句“天下谁人不识君”也不为过。她接连为宁家、秦家甚至谢家追杀而不死的经历将她的经历染上了传奇色彩,而孤身盗取席家极品昆吾更为她戴上了不朽桂冠。
她的一切都为人津津乐道,为她赠上“任侠”之类的赏誉。在称颂传奇上,世家与散修竟诡异地重合了。
唯一没法凑热闹的,可能也就只有他们宁家这种传奇中的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