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 给柯祺的信并不是谢大哥亲自写的,而是由他口述, 再由旁人写下来的。信里只有寥寥数语,先说了让柯祺莫要担心他, 再说了他保证自己会平安归来。但这不是大哥寄信来的重点。大哥的重点非常明确, 他特意给柯祺传了信, 只是想要强调一点——柯祺和谢瑾华绝对不能离开京城。
谢纯英身受重伤, 庆阳侯府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肯定要派人过去照顾他,那他为什么不准柯祺离开京城?也许是因为他觉得柯祺更适合在京城中坐镇。这个理由其实很靠谱。但谢纯英又特意强调了谢瑾华同样不可以离开,于是柯祺心里立刻起了一个念头, 大哥真正要限制的人其实是谢瑾华吧?
早在两年前,柯祺就开始怀疑谢瑾华的身世了。
柯祺可以肯定的是, 谢瑾华绝对不是那位江钰姨娘生的孩子。至于谢瑾华的生母究竟是谁, 他的生父到底是不是谢侯爷,柯祺就不太清楚了。他一直在暗中观察,却再也没能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此时,大哥的这封来信却让柯祺有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假设。
柯祺和谢瑾华都是朝廷命官, 身为京官, 他们不能擅自离京。说得难听点,别说谢纯英仅仅是受伤了, 就是谢纯英死在任上,柯祺和谢瑾华想要离京去大哥那里,都不一定能找到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 谢纯英还特意命人送了信来,信里强调了不让柯祺和谢瑾华离京,可见他格外重视这一件事。
那么,大哥为何要如此重视这件事?很可能是因为,大哥觉得让谢瑾华离开京城是件危险的事。
危险又源于什么?只可能是青莲教。
柯祺有理由相信,大哥是不希望谢瑾华和青莲教对上!
青莲教是前朝的谋逆势力,谢纯英不愿意让谢瑾华踏入青莲教的势力范围,难道说谢瑾华其实和青莲教有一点点关联?难道谢瑾华身上真流着前朝皇室的血?所以,大哥才觉得万般小心都不为过?
柯祺只觉得一阵寒凉自脚底而生。
其实柯祺以前多多少少怀疑过谢瑾华和前朝皇室有关系,但那时的他不敢往深了想,就硬是存着侥幸的心理把这种怀疑压下去了。而现在,大哥的这一封简短的来信却让柯祺没法继续自欺欺人了。
也许我该私下组建一支船队,以便日后出了意外时能带着谢瑾华亡命天涯。
柯祺如此想着。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他这种想法也只是一种异想天开而已。
柯祺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到了晚上,谢府中所有的主子都知道谢大哥遇袭受伤了。
谢侯爷把余下的几个儿子聚到一处。侯爷收到的信其实是谢纯英的心腹亲笔所写,那心腹大致说了一下谢纯英那边的情况。整件事确实是青莲教出的手,谢纯英避开了刀剑,却不小心跌入河里,那正好是河流的拐弯处,急而回旋的水流把谢纯英冲出了几百米。谢纯英受了些内伤,并且高烧不退。
“你们都振作些。幸亏有镇国大将军府送来的侍卫,老大这次才能捡回一条命。老三,你明天马上陪着你媳妇回趟娘家,代表我们全家好好谢谢老将军。”谢侯爷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给几个儿子派了任务,“老二,我已经让你媳妇收拾出了有用的药材,你马上出发去老大那里。我把老大交给你了。”
吩咐完谢二、谢三,谢侯爷看向了谢瑾华。
谢瑾华的眼睛还红着,可见刚刚哭过。其实,谢二、谢三都哭过。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亦父亦兄的大哥遭此大难,如果这还不能叫人觉得伤心焦急,他们岂不是太没有良心了?
只是,真哭出来也是不行的,那样不吉利。眼眶虽不由自主地红了,但还得努力把眼泪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