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下嫁 游瓷 3505 字 4个月前

一路上方棠看着窗外,时不时会瞅见拖家带口沿街乞讨的灾民,看样子都是从江南那边来的。都言大灾不过三年,如今已经是不知道第几年了,江南一直断断续续地旱着,北方倒是涝了几场,冲毁农田与畜舍,同样是损失惨重。

方棠前几月都在潜心研写新政的内容,草拟出了几版,反复增删修改,终于呈上去,皇帝看过之后也很满意,给了他大刀阔斧改制的权力,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压住朝中那些不甚服气的老臣。

他毕竟年轻,所拟新政无一不是在祖宗旧制的基础上彻底翻覆,之前几次当朝进谏向皇帝讲述新政,已经引得许多人不满,如今真的许他着手推行了,又不知道要遇到多少阻力。

这似乎就是方棠少年时所梦寐的种种,满腔的抱负终于有的放矢,如今他却发现,真正做起来没有他想的那么轻易。

方棠回神,看到马车已经驶出了城门,城门看守一见到是丞相府或者栗府的车马,向来都不会拦住查验,只是恭恭敬敬地放行。

栗延臻在城外驻扎的四大营,步兵与骑兵加起来足足有六万兵马,城中还留守着栗苍留下的三万人。即便栗安麾下所有的兵马都聚集在城内,也难以与栗氏父子相抗三分。

朝堂中栗苍的眼线和栗氏的大臣们掌握着大半话语权,即便是皇帝,下圣旨也要报送栗氏过目。也难怪大渠两朝皇帝都觉得憋屈不已,视栗苍为眼中钉€€€€没有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君王,会允许这世上有另外一人与自己平起平坐。

新皇继位之后,栗苍虽然表面不动声色,却步步收紧了在朝中的布局,皇帝明显感到大权旁落,就连这次方棠推行新政,也是在拟定之后送栗府看过的。

好在栗苍没说什么,方棠想着十有八九是直接到了栗延臻那里,这人对自己要做的事一向纵得毫无分寸,让方棠一度怀疑就算自己杀了人,栗延臻都会悄无声息地替自己善后。

他在军营门口下了马车,营前的军士认出他,上前行礼:“丞相大人,提督在里面,这会儿正无事,在下这就进去通传。”

“不用,我自己进去看看他。”方棠摆手道,“婵松,去让闻将军把马喂一下。”

婵松哎了一声,赶着马车走了。方棠带着青槐往大营里走去,走到栗延臻的军帐门口,他掀开门帘,看到栗延臻正靠在交椅上假寐,身上的军袍还没来得及脱。

“你先到马车那边候着。”他对青槐说,“找个营帐暖和暖和,不要在外面冻着了。”

方棠悄悄走过去,坐到栗延臻身边,也不叫他,只是拿起桌上的布军图默默看着。

不多时,栗延臻醒过来,看到方棠坐在一旁,便很惬意地展了展身子,说:“夫人怎么有空来看我?”

“不能来看么?”方棠斜睨着他,“那我走了。”

他说着就佯作要起身,栗延臻顺水推舟地将他揽过来,知道自家小探花是要人哄了:“我上午练兵劳顿,夫人正好来犒军,不如先犒劳犒劳你夫君。”

方棠舒舒服服地躺进他怀中,举起手中的布军图说:“栗元帅又打算年后进兵了?西羌人每年入冬都屡次侵扰我大渠边境,看你父亲这阵势,怕是要准备一举平定西北,彻底绝西羌进攻之后患吧?”

栗延臻点头:“丞相大人果然聪明,这件事情父亲打算交给我去做,我还在思索用兵之计。”

方棠在他怀中滚了一圈,双手勾着他的脖子,吻他的下巴:“你打算怎么样?”

“丞相大人刚才看布军图的时候就知道我心里怎么想,怎么还来问我?”栗延臻鼻尖蹭着方棠的鼻梁,说,“是不是?”

方棠一笑,凑在他耳朵边上,轻声说:“擒贼先擒王……”

“丞相大人英明。”栗延臻道,“不知道愿不愿意应末将之邀,到末将的寝帐中再深入讨论此事?”

方棠瞪着清明澄澈的双眼瞧着他,卖乖道:“怎么,有什么话非要在提督大人的寝帐里说,还怕别人听见么?”

栗延臻将他拦腰抱起,径直走出了帐子。四周的军士一见这场景,像是已经习惯了似的各自往旁边扭过了头,目不斜视地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有一道目光往这俩人身上看。

寝帐里,栗延臻剥掉方棠外面繁复的丞相袍服,只给他剩了厚实的中衣,把人裹着往被子里一卷,说:“温香软玉在侧,忽然不想谈国事了,怎么办?”

“我参你不务正业。”方棠铁面无私道,“你放我下去,我要写折子。”

栗延臻思索了一下,说:“哦,那若是我今天让丞相大人下不了这张床,折子就写不了了,也就无人参我了,对不对?”

“栗延臻,你哪来的满肚子歪理!”方棠哭笑不得道,“放我下去!”

栗延臻却一把扣住他的手腕,将他拖进床帐里。

方棠和他笑着闹作一团,终于气喘吁吁停下来的时候,栗延臻温柔地吻他汗津津的手腕,替他敛上滑到肩头的中衣:“穿上些,别受凉了。”

“二郎,我问你一句话。”方棠双手放到他肩上,抱紧了些,“你当真,杀得了沙瓦桑?”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