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你又怎知陛下不会拿我们昭阳一派开刀?”
听闻江如练此语,林昭然一时哈哈大笑。
“哈哈……即便陛下多么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可我现下却也是这大煜朝的国丈,遥想当年太.祖驾崩之际,若是没有我坐镇替他平稳朝中局势,他能有今朝么?”
“陛下比你我更清楚,只有我这一介行将就木之人在,这朝堂一时半会才翻不了天。”
林昭然拈须冷笑,惊得江如练登时起了涔涔冷汗。这番话说得直言不讳,若是被他人听到知道了足以治其大不敬之罪,可林昭然却是不畏。
人到了他这般年纪往往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名节,免得老来失节遭后世垢嗤,但是像林昭然这般自污泥中走出来之人,却是更加不畏这些所谓的鬼神天命。
见江如练听得大汗淋漓双腿发软,林昭然又是一语冷笑,他便是想借着今日将此事言说清白,省得日后再浪费口舌徒增麻烦。
“退上千万步,若是陛下当真那般信任贺重霄,为何这么多年来自他手上过手的兵马犹如江鲫,可却从未给放手给过他一支固定的军队与实职,偏生要他每每仍是冠那一个“行军总管”的名号?
“长此以往的兵将分离无论于兵于将皆是不利,但这却是为何呢?是陛下的纰漏么?不,他是在疑心,在猜疑!”
林昭然说着,面上已然带了几分笃定的狂色。
“……可贺将军不是无所求吗?”
忽地想起那坊间传言,江如练不着痕迹地把视线瞟向校场周围所环绕的舞榭歌台,心下暗自盘算着其之价值是否与那民间传言相吻合,而他的这般小动作自然被林昭然以余光收入了眼中。
“世人皆骂我明明已位极人臣却依旧贪得无厌吞噬国财,你可知是为何?”
林昭然一面缓缓说着,一面却是调试好了那弓弦的松紧,再度抬手拉了个满弓,眼锋亦锐利如刀。
“……晚辈愚钝,还请赐教。”
“正是因为他无所求所以才更让人心生忌惮。为臣的跟随君主,若是为. 财,君主自可予其厚禄;若是为.权,便可给其高官;若是好. 色,亦可赠其艺姬美妾,可若是一个人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要,那为君的又该如何拿捏他呢?”
“你可以向一个薄情多疑的上位者求取金钱、求权势,求美人、求名利,可若是这些一个人他都不要,那陛下还能给他什么呢?”
“给心么?”
说着,林昭然自己都觉着好笑,开怀大笑了起来。
“年轻人,学着点吧——”
笑罢,林昭然敛去乐面上的笑意,再度引箭向靶,只听“嗖”的一声,箭矢破空,翎尾轻震,飒飒冬风中,这根箭矢却是正中红心。
作者有话要说:
两章过渡剧情章,缓解下小天使们被刀子扎伤的心灵,后面马上就会有糖的啦~毕竟渣皇辣么会(不是x)看玉山我的文需要练就从剧情或者刀子里扣糖的技术hhh_(:з)∠)_
-
【小小科普君:】
本文里面官员的官职大致分为三类:官职(武将一般打仗的时候再给,当然也有像斐栖迟那样家族比较nb皇帝相对来说比较信任的,让斐栖迟掌金吾、他爹掌左右骁卫的)、散官(俸禄小钱钱按此的等级发)和勋位(军功)爵位(公侯伯子男/皇亲国戚)。
以目前的贺重霄为例,他的散官是从二品镇军大将军,勋位是上护军,却他因为手里并没有一队固定的兵马故而并没有固定的官职,而是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再冠上“行军总管”或“行军大总管”一职,这也是为什么林相会说渣皇不是完全信任他的原因。
当然本文里很多地方为了方便(毕竟短点好记嘛233)都直接称呼武官的散阶了,这其实不太严谨……反正架空,而且有些像咱贺将军这种没有官职的也不好称呼,有些干脆就直接用散官了,还请各位读者小天使们就不要太在意这些细节啦,我本人实在比较文盲,有错误或者捉虫的话还请轻柔指出QwQ
另外,本文官制参考的其实还是唐朝的多宰相制度尚书(尚书令前朝信国公在世时曾担任过,他死后皇帝就没有再设过,所以以尚书省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但是现在左仆射也是空的,所以尚书省就林相林昭然一人坐大),中书、门下的长官都行使宰相职权,但是鉴于中书门下长官估计不会有啥戏份,所以不知道也不要紧,其实只用记住林相一个人就好啦。
第64章 魂兮归
墨和光的判断不错, 在他交出兵权后未久,早已对中原眈眈虎视的吐蕃果真进犯煜朝边境。
前朝太.祖萧功成在位时曾在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以便统辖西域,然而吐蕃却趁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侵占陇右河西, 导致安西都护府与朝廷的通道中断, 但当时留守安西都护府的天策上将杨檄却仍率兵孤军死守。
八万大军边敌边退, 待至于两关处时大军覆灭, 只剩下千余人,但却仍是不屈,各个拿出以一抗百的气魄, 生生把吐蕃数万骑兵拒于关城之外, 而杨檄将军也正是战死于此役,太.祖萧功成临死前都还在为没能收复安西四镇为杨将军报仇雪恨而愤恚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