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江山隐 脑内良民 3222 字 4个月前

第31章

================

钦差舆驶入澄州时,风若流火,草木蒸枯,正是一年中暑热最盛之际。

澄州府一早派了府卫夹道相迎,州府知府黄平津一身崭新官衫,躬礼于府门外拜道:“下官澄州知府黄平津,恭迎钦差大人。”

他个头不高,身材宽腴,笑吟吟的一双弯月眼确有慈爱讨喜的观感。黄平津躬腰展袖,恭恭敬敬邀慕洵入府。

澄州府与其他府邸并无二致,只是雅竹青松玉兰芭蕉,纷纷杂杂的种着,折廊下浅草葱郁,边角簇拥着丰满成簇的丁香花。黄平津领人途径自己花木丰富的庭院,眉飞色舞地领众人欣赏园景。其实稍有鉴景之趣的文人都能一眼瞧出这园林景致并不讲究,反倒有纷繁杂俗,弄巧成拙之感,尤其是一众凡绿下馥郁芬芳的小株白丁香,突兀零碎不说,更有“往来见白丁”之念,与这满园附庸风雅的形意甚感相悖。

慕洵抬目草草环视,目光稍停在丁香上,心衬道:这黄知府既非雅士,也非俗儒,情|趣不在亭景,倒是个特别的。

黄知府大抵瞧见他注视,介绍说:“丁香形美耐旱,比那绿萝兰吊之类灌溉俭省。澄州处南,旱涝灾祸常有之,下官又无慕大人这般伟才,日常理政尚且心力钝竭,何况打理庭院这般雅趣,这不,只能种些耐旱好打理的花草。”

慕洵听他如此解释,不作多言,笑颜回过一句“黄知府有心”,便随其入了内门。

哪知内门天井下更有乾坤,原本应作小池假山的四方下填满厚土,疏松浅褐的泥土上挺挺支着绿苗,方块地旁静倒一只木犁,俨然被当作一块苗田。

这回不等黄平津开口,慕洵先启道:“黄大人在此自犁?”

“旱情在即,下官总要亲自耕种些耐旱的秧苗以导民需。小小田试,让大人看笑话了。”

黄平津领众人行入偏门,门后有一四合大院,恰如驿馆,正是他为慕洵一行安排的住所,“大人在此整装稍歇,今日暑热尤盛,官服甚感厚重,下官体胖不耐热暑,此去换件便装,烦请大人稍候。慕大人如无介意,不妨也回屋换件常服。”

他话说在理,何况临值正午,炎日高悬,纵然慕洵可以静心消暑,随行穿甲携物的护卫侍从却需改换轻装。他因此谢过黄知府好意,让众人回屋歇息,自己也改着单衣。

陆戟的马车延后驶入澄州,在与慕洵汇合前,先行在州府街边绕行一周,而后马车稳停于一座不起眼的客栈前,小陆清被他身形俊朗的“父父”单臂搂在怀里下车入店。

陆清不久前刚断了奶水,宫内乳母不曾随行,慕洵也不在身边,这会儿正到餐时,小嘴瘪瘪的和父皇闹着饿。

天子微服,身边只带了几个近身护卫,此时皆着便装混迹栈中。陆戟抱着孩子坐在在客栈前厅窗下,叫了一碗米汤,几碟酒菜,又唤店小二推荐几道澄州佳肴。

小二见他面容英朗,一看便不是普通百姓的模样,原本心有戒备,可他偏偏抱着个软乎乎的白娃子,又问澄州有何名菜,心道原是个外来客,想是家妻愤走,抱着孩子追来的,不然如何要趁着大暑来此受罪。既有此猜测,小二戒心便放下几分,抹布往肩上一搭,笑着为陆戟推了几道小炒凉菜。

上菜之际,陆戟一面持勺喂着儿子,一面不经意似的问那小二:“小兄弟,方才我见这长街建了几堵围墙,想来前些年同妻子回乡省亲似乎还未有所见,不知这围墙建由何故?”

小二神色隐了隐,两下相顾,躬腰回道:“小的不知,还请客官慢用。”

陆戟知他有所隐瞒,可当下也不好强行质问,只得佯作无事地夹菜吃。

“呜呜……爹、要爹爹……”他这方正心不在焉喂着菜,向来听话的陆清却在怀里闹了脾气。陆戟低头一看,又伸勺入口尝了尝。

原是自己舀了一块软姜,当作烂番薯喂给了儿子。

这般大热,客栈客少,因此陆清呜呜哎哎的哭闹声便引来那小二注目。

陆戟赶紧喂了两勺米汤让儿子缓下满口辛辣姜气,不好意思的朝闻声而来的店小二道歉。

小二见他就是一副不常带孩子的模样,上前宽慰道:“没事儿,小孩子想他娘亲也是正常。”

“呜呜呜……想爹爹……”陆清仍没缓过劲,哭声不大,这回却让小二听了个真切。

见那小二怔愣,陆戟也在一旁变过脸,叹声道:“哎……实不相瞒,这孩子是他爹亲所生,男身诞子本就少数,他爹亲抛弃我父子二人跑回来,乡里乡亲怕人认识,我也不想坏了他的名誉。”

他满面愁云惨淡,引得那小二连忙安慰:“客官莫要伤心,尽早去寻那位便是,想来我澄州民风纯善,不会有人看不惯二位。”

见他如此接话,陆戟再叹道:“不知怎的,此番我竟找不到省亲时岳丈家那条小路了,方才在街上转过一番,却是几道围墙挡着,小兄弟可知何处才能去到墙的那方吗?”

小二闻言仍要皱眉,却始终挨不过眼前这哭哭愁愁的一父一子,也缓叹一声,小声道:“若您家中那位在墙后头,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什么意思?”陆戟神色紧张。

“您既投宿小店,想是今日刚到的。”小二从肩上扯下抹布,站在桌边装作一副收拾台面的模样,左顾右盼道:“这几日钦差大人来此视察灾情,知府府连日建起这围墙,为的就是把流民拦在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