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的出现,让大部的平民百姓都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
谢景玄施粥的那条队伍排满了人,虽然人多但是队伍异常地安静,即使谢景玄脸上带着笑意示人,这些百姓还是低着头不敢与他交谈。
一位母亲抱着四五岁的小孩,来讨粥吃。
母亲在小孩耳边低语几句,小孩点点头。
在接着谢景玄递给他那碗粥时,小孩忽然腼腆地扬起笑脸,小声地说道:“谢大人,谢谢您!”
谢景玄有些愣住,摸了摸他的头,说:“这是大人应该做的。”
抱着小孩的母亲忍不住哭泣道:“谢大人,真的太谢谢您了!民妇无以为报!”
说完,便拉着小孩要向谢景玄磕头。
“这位大娘,如何使得。”谢景玄连忙扶她起来,大娘坚持给他磕着头。
接着身后传来一阵阵的呼喊声。
“谢大人,草民给您磕头了!”
“谢大人……”
听到这一声声的谢大人,谢景玄回头一看,来排队的所有清平县的百姓都跪伏在地,向他磕头。
这一幕,让谢景玄眼眶一热,双眼通红。
作者有话说:
谢景玄:陛下再等等,很快臣就能回京浪了。
封面找了很久,是读者宝宝们喜欢的皇帝陛下吗?
第22章
清平县所有县官都被押送回京,现在群龙无首,谢景玄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这个地方,他迟早是要回京的,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启程回京。
谢景玄:“朝廷不是说派人过来接手了吗?”
副官有些难为地说道:“可是陛下方才传来谕旨,如今正值年终岁末,让新授命的县官周大人过些时日再来赴任。”
谢景玄哑然失笑。
十四会给他来的这么一手,他还真是完全没有想到。
陛下走的这一步棋,他没法抗旨。
随后,副官给谢景玄呈上京城传来的诏书,说:“谢大人,这是陛下交给您的。”
竟然还有他的?
谢景玄期待着打开了诏书。
片刻后,谢景玄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爱卿回程时替朕好好领略这一路上的风土人情,记录在簿,回京后交上来。]
谢景玄顿时有种自己砸自己脚的感觉,还记得他来清平县没少给陛下书信介绍这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奇闻趣事。
陛下用此作为理由,缓慢了他回京的速度。
谢景玄有些惆怅,莫不是前些日子太过放荡,把人给惹急了?
皇命不可违,既然陛下开口,那无论如何他都会双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