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觉得会有这样一日,只是没想到,会从旁人口中得知消息。
接过拟好的三书,低头扫过皇帝亲笔,是云珩的名字没错,太子要成婚了,定在仲秋,团圆与丰收的时节。
八月十六,万事皆宜。
“阿绫?”见他盯着婚书发呆,赵主事拍了拍他的肩催促道,“这聘书可不能拖,纳吉那日是要一同送去丞相府的,眼见着就到了,且后头流程还有许多,赶早不赶晚。”
阿绫讷讷点头:“好。那,我先去,去挑一块绣地……婚书,须得要正红……”
除却聘礼丰厚百倍,这皇家娶妻与百姓也并无太大出入,不过三书六礼,他要绣的便是这三书。
聘书为定亲文书,纳吉时用。礼书是礼物清单,纳征时用。而迎书,则是迎娶新娘的当日,由男方亲手交于女方。
他自言自语着,转身摸进了库房,也没理会背后的赵主事答了些什么。
正红,正红……
他在满目缤纷的绫罗绸缎中一匹一匹翻找过去,光是正红的料子就不下几十种。
库房门吱€€€€呀,一声长响,打开又合拢。
阿栎站在一旁盯着他忙前忙后好一阵子,才上前指了指那匹蝶纹织金大红缎子:“这个,我去年冬天织的,给公主拿走了十几匹。”
阿绫展开后摇摇头:“太子婚书,还需庄重些。”他摸到一块连珠龟甲文暗花绫,每一格子龟甲中还填织有四季花卉,“这个吧。珠联璧合,四季美好。”
“嗯,我当然知道不能用蝶,要用什么,这上头下的文书里不都写了么。”阿栎叹了口气,“我故意的,就是看看你脑袋还清不清楚。”
“……还算清楚。”阿绫抱着那匹料子想出去。
“等等!阿绫你……不要紧吧?”阿栎横一步拦在门前,“若心里实在不舒服,就去跟赵主事说一声,叫他安排别人做……”
阿绫看着他笑了笑,深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了出去,没事的人一样。
“这不是早知道的事。我绣,或是别人来绣,这婚都是要成的。”他轻翘嘴角,忍不住自嘲,“何况,婚姻大事,我也没什么好送他,就这么点手艺,也算尽尽心意吧。”
说完,他绕开阿栎,独自回到绣绷前,按部就班将料子剪裁,上绷。
线也无需劳神配,一水的金银,中间绣字,左边绣鸾,右侧绣凤,意蕴夫妻和睦,简单明了。
这婚书可是要留一辈子的,他不敢怠慢,下针尤其小心,小心过了头,半日过去,也只绣了寥寥几个字。
晌午,四喜照常来请他去€€耀宫用膳。
阿绫放了针,垂头看着绣地,低声道:“四喜公公,我今日就不过去了。上头交代了好多差事,你看这造办处如此忙乱,我不好这个时候独自去躲懒……烦请您替我跟云璋殿下赔个不是吧。”
四喜一愣,冲他颔首:“是。跟云璋殿下赔不是……阿绫公子还有什么话尽可告知,奴才一定一字不落带到。”
“……没别的,有劳公公了。”阿绫重新执起金绣针,无意继续寒暄,任四喜站在身后看了好半天。
一卷礼书长逾三尺,皇上恨不能将全天下的珍宝都赏给未来的太子妃。
妆花缎纱,织银绫罗,织房里忙到暮色四合梭声才消失,阿栎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
“走吧,请你去喝酒。”他走到阿绫背后,捏打自己的肩膀,盯着绣了整整一日的婚书愣住了,“你,怎么不绣名字?这凤凰还没动针呢?一整日,你,你就绣了这几个字么……”
阿栎皱了皱眉,这速度放在别人身上有情可原,可眼前这少年却不同。
他是玉宁织造局百年来最年轻的一等绣匠,拥有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天赋,小时候,沈如常玩笑说阿绫在他阿娘腹中便学会了运针,生下来是丝线成了精,日后修炼过还要成仙的。
阿绫静静端坐在绣绷前,淡言道:“嗯。心不静,绣得慢。没空去喝酒了,你自己去吧。”
“……既然心不静,那坐多久都没用。”阿栎硬是取出他捏在指尖的那根针,扎进一旁的针枕中,“走吧。喝一壶,醉一场,睡一觉,什么事都会过去,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何况,我们阿绫公子若是愿意,日后全玉宁的美人还不是任你挑。”
“也是,年底回玉宁,我便去挑一挑。”阿绫忍不住笑了,转过身望着他,“阿栎哥,我没事,你回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一会,早些把事都想明白了,心才能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