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思华年 蜜月 3266 字 4个月前

云珩离开的第三日,绣庄门口来了一辆拉货的马车,几个人从车上搬下了一口大箱,留给阿绫一封信后匆匆离去。

陈芸和元宝好奇地掀开箱盖,发现里头装满上好的银碳,一条条码得整整齐齐。

阿绫打开信封,云珩在信中说这是京城里最好的碳,不出烟,点燃还有淡淡的梅花香,在绣庄里烧是最合适的。近日家中事忙,等这一箱烧完,他会亲自送新的来,让阿绫安心等他。

忙应该不是假的,他见识过皇宫的腊月,到了年根政务本就繁杂,还要准备太皇太后的寿辰……以及……

元宝见他脸色不好,靠过来悄声问道:“怎么了?”

“这些碳,先搬到库房吧,不要用。”一想到云珩,阿绫胸口就有些憋闷,“他先前定的衣服这两日也该差不多了,若是日后他再来,你们就替我把衣服,连同这口箱子一并给他。”

元宝一愣,却也没多问,立刻安排人将箱子搬下去库房,可陈芸却忍不了好奇:“这么好的碳,为何不用啊……你看那碳条上还有梅花印呢,老师。”

阿绫将信纸胡乱一团,随手扔在脚下:“我们用自己的不是也很好。小芸你记住,日后,若是无以为报,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就接受别人的好,平白亏欠了别人,想生气都要先心虚半截。”

说罢,他叹了口气,转身要进屋,刚巧一脚踢在那信纸团上,他低头盯着一路滚开的纸团,踌躇半晌,又跟过去捡了起来,随手揣进袖笼里。

待他又一头扎进最里头的绣房,陈芸才满头雾水地开口问道:“元宝姐……是我,说错话了?”

元宝忍不住笑笑:“没有。去干活吧,不关你的事。”

腊月二十三,阿绫与元宝一早便一同上山,趁桑园的果农与蚕棚的蚕娘们休假回家前,给大家发了最后一个月的月钱,除此之外还给他们每个人多发了一封年节的红包,银子不多,聊表心意,答谢他们一整年的辛苦。

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有说有笑整理着行装与阿绫道谢,道别,准备回家忙年。

阿绫在桑园转了一圈,又回到曾经元宝和陈家住过的院子,准备复看一整年的桑蚕农事记录。

两个院子拆了中墙打通合成一个大院子,如今已改成煮茧缫丝的场所,周围加盖了一圈木屋,里头是一层一层的蚕床。

时值寒冬,正房厅堂储藏蚕茧的格子空空,堆放着纺锤纺车等各类工具,阿绫穿过正厅走到原先元宝奶奶卧房的位置,这里已改成简易书房,收藏各类农学用书与农事记录。他从书架上翻找出写着“瑞和十年”的几本册子摊开在桌上,心里忽然有些好奇,为表孝义,新皇登基后都是转年立春之后才改年号,不知云珩的年号会是什么……

没过多久元宝也拎了个棉布口袋跟进来,才进屋就是一激灵:“你不冷啊!”

阿绫看了她一眼,从怀里捧出个手炉:“不冷。”

“我就说……”她赶忙放下东西,先燃了屋角的碳笼,关紧门蹲着烤了半天才坐下来,替阿绫磨墨,而后筛查保存好的桑树种,只留下形状饱满,颜色鲜明的,以待日后播种。

快到晌午,元宝忽就开始心不在焉,频频抬头望向窗外。

阿绫这才想起今天是熊毅下船的日子,这三个月里,元宝与他统共只见过两回面,心里定是已经火烧火燎。

他伸手捆了种子口袋:“剩下事的我来就好,你先回去吧。”

“啊好。”元宝腾的一下子起身,没走两步又折返回来,“那你呢?这些不如都带回去看吧。”

他摇摇头:“拿来拿去容易弄丢,我很快写完。加上你这一袋种子,一个多时辰也就筛完了。”

见她犹豫,阿绫故意打趣她道:“我记得船是申时靠岸吧?半个时辰下山,赶到绣庄,马车还要一个时辰才能跑到码头,某些人再磨蹭,就真的来不及了。”

“啧,那,我走了!别的无妨,人都回家过年了,你最后走,可一定确保碳笼熄了。哦还有,回去的时候记得去那边地窖里拎两坛酒,家里的喝完了,他在海上飘了这一个多月,定是馋坏了!”元宝一边交代,一边披上衣服,“趁天亮下山啊!别在山里走夜路!”

阿绫笑着摇了摇头,走两步夜路怕什么。别说鹤眠山民风质朴,就算真遇上劫道的,也未必能拿他怎样。

从窗口看到元宝焦急奔跑的背影,他不禁心生羡慕,他曾经也这样一心一意,忙里偷闲要与那个人见一面,哪怕只是短暂的相处也甘之如饴……

一想到这个,心里又开始不痛快。他立刻凝神静心,把云珩的脸从脑子里驱赶出去,认认真真落笔,对比往年的投入与产出,写下来年的大致计划,估算蚕丝与桑葚产量。若是像今年一样丰产,元宝分身乏术,酒肆兴许又要招新人……

想到酒又不自觉想到云珩,继而是那个夜里情不自禁的拥抱……阿绫叹了口气……越是不想,越是想。忘不了,放不下,对与云珩,他实在是束手无策,干脆破罐破摔,丢掉了纸笔。

年底宫中事忙,又喜逢皇后娘娘有孕,那人想必是无暇分身,每日繁忙又热闹吧。

他的孩子长得是个什么模样呢?跟他小时候像么……好像男孩多像母亲,这么说来,他的小公主应该与他像吧……他小时候那双水杏似的眼,安在小姑娘脸上也是再合适不过……

阿绫托着下巴出神,眼皮越发沉重,神思也渐渐迟钝,继而一股无法抗拒的睡意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