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见姜檐不似要刁难卫寂的样子,虞姑姑悄悄端着茶具去了厨房,留他俩在庭院说话。

八字没一撇的事,卫寂自是不会随随便便与旁人说,在姜檐的逼视下他摇了摇头。

姜檐看着卫寂道:“你与他不是旧友,到时可以请他来喝我们的喜酒。”

卫寂只得老实答,“还,还没定下来。”

“谁说没有定下来?”姜檐翘着嘴角,“今早我进宫将你我的事与我母后说了。”

卫寂脑袋闪过片刻空白,手不自觉抓紧,僵僵地“嗯”了一声。

姜檐:“我母后的意思是,你先进史府。”

历朝历代从未出过这样的事,若这次开了先河,势必会有言官上谏。

其实这事看的便是皇上的意思,太子坚持要娶,皇上只要默不作声,出面阻拦,纵是文武百官满身是嘴,也断不了卫寂跟姜檐的姻缘。

只是许闻宜不想将大喜的事弄得满城风雨,因此想出一个温水煮青蛙的办法。

先让卫寂进史府,给他安排一件要紧的差事。

等丧期过后,他俩的婚事订下了,到时卫寂暂且辞去编纂一职,与姜檐完婚。

婚事办完之后,再让史府那边出一点小乱子,然后‘不得不’调卫寂回去。

过个一年半载,等大家都习以为常后,让卫寂官复原职。

卫寂听完姜檐所言,呆愣了许久,半晌憋出一句,“出什么乱子?”

姜檐:“我父皇也曾想编修丛书,只是修河一事更为要紧,银子都花到这上头了,他便打消编撰的主意。丛书是修不了了,但文轩阁的书倒是可以整理整理。”

史府编纂一职,便是要整理古今以来的丛书,除了整理,还会编撰,为诗词文章作注解。

文轩阁是皇家的藏书阁,里面珍藏了很多难寻的孤本。

许闻宜想要卫寂整理文轩阁,这样他辞官后,便能用修书不顺这个借口,将卫寂再请回去。

卫寂听得直摇头,一脸惶恐,“不可不可,这样说不可。”

姜檐以为卫寂是在担心成婚后回不去史府,忙说,“你若觉得这个主意不好,那我们再想其他办法,不辞官就不辞官。”

“不是主意不好。”见姜檐误会了,卫寂为难地解释,“没有臣,书便编不下去了,这……臣没有那样的本事,说出去不会有人信的。”

许太傅博古通今,若说没了他,修书会彻底乱了套,天下没人会怀疑。

卫寂脸皮再厚,他也不敢将这样的牛皮吹出去。

姜檐不满道:“你怎么没有这样的本事?像你这个年纪便一举中第,还是一甲探花的,历来有几个?”

卫寂低声说,“臣只是运气好,歪打正着而已。”

姜檐不喜他这样妄自菲薄,“题目那样多,你怎么歪打正着?”

“再则,旁人未必有你这样用功,比你用功的未必有你这样的好记性,比你记性好的人未必有你这样的好眼神。”

“太傅有时看书还要用凸凹镜,还有那个钱大学士,走路哆哆嗦嗦的,三步一小喘,五步一大喘的。”

“他们是读书多,但能修好书么?”

姜檐这样一通说下来,彻底将卫寂说懵了。

他未曾想到,自己适合修书的理由竟是眼神好,体力好。

其实许闻宜只是找了一个借口将卫寂再调回史府,是卫寂太过老实了。

而姜檐是真的相信这话,别说史府了,没了卫寂天下都得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