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71章在一起,1v1,he。
4.文笔生疏,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本文练笔。
5.谢海涵,谢不弃,谢收藏,勿比较,勿深究,心愿世界和平。
6.本文架空,情节设定都是胡编乱造。
7.最后,我加油,你也加油。
第三章
◎(抓虫)二公子撩人遭人恼◎
王桓身子歪歪地靠在软枕,一手提酒壶,一手捏小杯,侧壶倾酒,酒满瓷杯,杯举贴唇,唇引酒入。
他斜睨着站在书架前背对着自己谢宁,懒洋洋地嗔道:“这大年夜的,放着个翩翩公子在炕上你不管不顾,非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丹卷,大煞春光啊...”
谢宁将手上的书放回架上,转身走向王桓,走到炕边探身,夺过他手上酒壶摆在炕桌上,板着脸,说:“你不是不能饮酒吗?”
王桓倒起了兴致,他又提过酒壶,往小杯里倒满,递到谢宁面前,笑着说:“哎,现在好了,连小王爷也管起在下来了,还是当年当疯子的时候自在啊...”
谢宁别过脸,略生气地说:“说了让你别叫我小王爷!”
王桓见谢宁面带愠色,越发觉得有趣,将酒一饮而尽后,砸吧砸吧嘴,靠到谢宁后背,下巴垫在谢宁结实的肩上,蹭了蹭,眯着眼,笑意盈盈地问:“可不知您这到底在恼什么?怎么这天下间人人能唤一声小王爷,到在下此处,却竟成了禁词?”
谢宁心里微恼,往旁不耐烦地移开身子,王桓下颌顿地从他肩上掉下。
谢宁低声忿忿地说:“旁人唤我小王爷,是毕恭毕敬,却放着你那声小王爷,就跟春熙楼唤玉嫣姑娘那般,不道正经!”
“哈哈...”王桓忽然大笑,“我们小王爷,如此便是竟拿自己跟这怡都第一雅妓相比...小王爷,您在在下心中,可不是这分量的啊...”
王桓说着,又想蹭到谢宁肩上,谢宁却闷哼一声,骤然站起,顿步走到廊下,双手负在身后,仰头看着零星飞雪。
王桓拢了拢披在身上的被子,偏头看着那玄衣少年的背影。
月光穿杂在纷扬细雪里,落在少年身上。
他无端摇头苦笑,也不知道这良辰美景,在接下来的风雨之中,自己还能看多少遍。
已到子时,随着两声“嘭嘭”响,远处的夜空中忽然炸开了明亮的花火。那烟火一瞬间燃亮了黑夜,又在刹那消逝,然后又一朵烟花炸开,此起彼伏,不尽绚烂。
谢宁站在廊下,抬头看着,王桓坐在炕上,也抬头看着。
“子徽。”谢宁忽然有些沉重地喊道。
王桓又一觥筹入肠,渐已微醺,他鼻音沉沉地回道:“嗯?”
“过了春,你随我一道回淮南吧。”
王桓正斟酒的手摹地停在半空,另一只手将白玉瓷杯捏紧,他原本涣散的目光忽然聚拢,片刻后却又放下酒壶酒杯,低头笑了笑,说:“怎么?小王爷这是怕在下在怡都这般烟花之地,是会给旁人勾了魂,要将我带去南蛮双宿双栖了?”
谢宁这次却没有恼怒,他低头转身,走到王桓身边坐下,盯着小桌子,沉沉地说:“今日太后发了话,让我们越了这冬便迁回淮南封地。”说着竟苦笑,“也是,这怡都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怎能容得下两家姓谢的。”
王桓心中了然。
谢辽原是先帝谢逢的亲哥哥。
当年典朝典怀王昏庸无能,地方诸侯群雄并起,西北柔化又自立称王,天下硝烟四起,民不聊生。
当时还只是一方藩王的江允王谢逢,携自己亲兄谢辽,收尽天下英雄才子,平定中原,收复西北。典怀王见典朝早已气数已尽,便退位让权。
自此改朝换代,谢逢称宣文帝,定都怡都,年号嘉荣。又分封功臣,而谢辽乃重亲近臣,从来在自己身侧抛颅洒血,冲锋陷阵,便是立刻为其封地淮南,却让其留在怡都。
却历代乱世成雄的君王,往往难逃安乐渐昏庸的命数。文帝晚年,朝中势力分伐,世家争斗暗涌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