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长得,只能用“名不副实”来形容€€€€字面意思,长得同他那风雅名字一点边也不带沾。体型偏宽,有他身边那娇娘子两个大,肌肉没有,肚子倒让人隔着布料将轮廓看得一清二楚。
老鸨知这是家大户,瞧见他望得费劲,满脸堆笑地窝着身子过来,问这位爷,瞧您看得费劲,要不给您换个座位?
杜云中挥手让她走,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地儿能正好瞧见楼下弹琵琶那姑娘的胸间丰腴。
一曲终了,杜云中招呼那老鸨让那琵琶姑娘来伺候。老鸨客气回答,罄儿姑娘拾掇一下便来伺候您。
清风楼内莺歌燕舞,楼外灯红酒绿,刘景珉带着林师弯弯绕绕走了许久,找了个僻静地方,站定身,把林师往身后一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探头抓来一位路过的姑娘。那姑娘还没来得及出声,就被刘景珉一把捂住了嘴。
姑娘便是刚刚那位罄儿。
“那位杜姓客人,告诉他,张与下死了。”刘景珉在她耳边,声音压得极低,“若是让我知道你会错了人,传错了话,或者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可能你家这坊子就要走水了。”
作者有话说
:D
第14章 杜云中
这动作让站在后面的林师没由来的想到那日庆典,刘景珉亦是靠在他耳边,压低声音的那句话。加上这一路来见了从前没见过的东西,耳根不免有些发烫。
刘景珉说罢松开手,丝毫不怜香惜玉,用力将人往前一推,那姑娘一个趔趄,可知身后是自己惹不起的大人,丝毫不敢回头看一眼,一时抖如筛糠,踉踉跄跄小跑着传话去了。
杜云中左等右等,没等来心心念念的琵琶美人,倒等来楼下一阵喧闹。
他梗脖子向楼下瞅去,只见到那门口处红帐垂帘下,立着两位公子,皆掩了面,那喧闹声便是绕在这二位身边。虽说掩了面,可楼里那些阅人无数的小娇娘们瞥瞧一眼身段,便知二人定是哪家不愿透露身份的贵人,再细瞧那发丝掠过的未遮的眼,一双温润如玉,一双凌厉似剑,便又知两位亦是面容姣好的。
于是都呢呢喃喃地凑了上去。
杜云中鼻子吐出一口混气,收了视线,身边的美人将他的心情猜得透,忙奉承着娇笑着说,您哪是楼下那俩毛头小子比得上的。
楼下执扇伫立的毛头小子之一€€€€刘景珉提起胳膊,从身旁粘上来的姑娘手中抽出来,一瞬间警觉地捕捉到了杜云中将收的视线,他顺势抬眼瞧上去,同样猜透了杜云中肚中那点吃味心思,嘲笑般嗤笑一声。
林师站刘景珉身边,不若他那般从容。他没历过这种事,拿那些贴过来的姑娘一点办法没有,只得凑近刘景珉,寻着机会朝他咬耳朵:“为何要遮面?”
“风月地,难免遇到些面熟的人,认出来怪尴尬的。”刘景珉收了视线,扶了扶脸上掩面的半脸面具,凑过头向林师小声解释,“这是清风楼向来不言说的规矩,不过带不带随客人,若是不怕被人认出来,便可以不戴。”
“我是想问。”林师无奈道,“为何你是面具,我是面纱。”
清风楼供给客人选择,面具或是面纱,全遂客人心愿。在这种场合来的权贵商贾却统一得很,无一不嫌弃那面纱娘里娘气的,鲜少有人戴。
林师系戴条素色面纱,他上手摸摸,质感与垂感皆是上乘,了然这面纱大概不属清风楼,是身边这位公子爷的私人珍藏。
很快刘景珉亦证实了林师的猜想,他且说这清风楼的面具面纱什么人都戴过,不干净。
“因为我只带了这个。”刘景珉说,“想着你戴上定是好看,一不留神,便带出来了。”他一挑眉,轻轻凑过来,“小郎君凑合一下,赏脸带着罢。”
面纱就面纱,硬要坚持换反倒显得自己小气了。
刘景珉拉着林师在二楼落了坐,遣散了身边的姑娘,只留了一位小厮在旁边伺候着。林师端坐在茶座旁,板正得很,从发丝到衣摆一丝不苟,刘景珉却懒散地倚着身后的软垫,仿佛全身上下就那指尖有骨头似的,嗒嗒地敲着茶桌。他朝杜云中的方向努努嘴,一副在堂里看戏的模样,朝身边的林师笑得讽刺:“知道今日为何入这清风楼么?想要认认朝堂上的人,来这清风楼一逮一个准。”
林师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对面是一副脑满肠肥的脸,接着又听刘景珉开口:“那便是工部侍郎杜云中。”
刘景珉抱臂靠着软垫,悠哉游哉地似乎带点炫耀:“长安城里待久了,一些人即使掩面,我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一会儿,那抱着琵琶的磬儿跌跌撞撞地上了楼,林师只一抬眼,便识得她是先前路上被刘景珉拦下的那姑娘。
杜云中伸手将她揽入怀里,见她一副发抖的样子,更来了兴致,作势要同她亲昵。谁知那磬儿姑娘哆哆嗦嗦地凑到他耳边,杜云中觉她是想说哪家情话,忙不迭凑了耳朵上去。
“张....张.....”
张什么?杜云中心中正疑惑,那磬儿终于吐出一句,“张与下死了!”
远处倚坐在软榻上的刘景珉微微一笑。